“鹅厂”出手反腐:10多人被移送公安,近70人被辞退,13家企业被“拉黑”

腾讯的员工待遇高福利好 , “犯了规矩”的处罚也是相当重 。
1月25日 , 腾讯集团反舞弊调查部通过微信公众号“阳光腾讯”通报 , 2021年 , 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腾讯高压线”案件50余起 , 近70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辞退 , 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 此外 , 腾讯“永不合作主体清单”新增13家企业 。
据了解 , “腾讯高压线”主要指腾讯文化和价值观所不能容忍的行为界线 , 包括弄虚作假、收受贿赂、泄露机密、不当竞争、利益冲突、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 员工一旦触犯“腾讯高压线” , 一律解聘处理 , 永不录用 。 涉案外部公司也会列入公司黑名单 , 永不合作 。 涉嫌违法犯罪的还将被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
据统计 , 2019年以来 , 腾讯已累计查处违反“高压线”案件150余起 , 230余人因触犯“高压线”被辞退 , 6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内部反腐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 1月24日 , 比亚迪官方披露 , 2021年 , 因违反廉洁合作相关协议 , 28家供应商被该公司追责;同时 , 该公司查处不廉洁、严重违规员工94人;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7起22人 。
“跨部门”贪腐、用“实习生”谋利
从腾讯通报的16起典型案件来看 , 触犯“腾讯高压线”的案件主要涉及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行为 , 被通报的部门包括SNG(社交网络事业群)、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DG(企业发展事业群)、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WXG(微信事业群)、IEG(互动娱乐事业群) 。
具体来看 , 商业贿赂成为腾讯重拳反腐的重点领域 。 16起典型案例中 , 因“为供应商谋取利益 , 并收取供应商好处费”被通报的案例多达8起 , 占比高达50% 。 据通报:
上述案例还包含了两起“跨部门”联手贪腐 。
根据通报 , 已离职的CSIG在线教育部尹某利用职务便利 , 伙同PCG技术战略中心施某 , 收取外部人员好处费 , 为外部人员实施其他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提供便利;CDG通讯业务部夏某接受已离职的CDG通讯业务部杨某的请托 , 通过WXG行业产品运营部朱某 , 利用职务便利 , 收取外部人员好处费 , 为外部人员实施其他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提供便利 。
此外 , 16起典型案例中 , 还有5起与员工勾结中介机构 , 利用实习生招聘非法谋利有关:
另据通报 , 腾讯WXG商户产品部黄某、CSIG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夏某、PCG新闻技术平台部胡某、已离职的CDG行业销售运营二部李某、已离职的IEG STC游戏产品部安某等人 , 利用在校学生渴望去“大厂”实习的心理 , 在职期间与外部求职中介合作 , 由外部中介负责招募实习生 , 上述几人则利用腾讯员工身份安排实习生进行虚假的腾讯远程实习 , 并从外部求职中介处分得实习应聘者支付的部分费用 。
另外 , 在此次披露的典型案例中 , 还有一位影视内容制作部员工将公司采购用于拍摄的道具和服装据为己有 , 被解聘处理 , 永不录用 , 同时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 另有一体育内容部的员工利用其实际控制的公司与腾讯进行相关合作非法牟取私利 。
13家企业进入永不合作清单
腾讯方面表示 , 自2005年腾讯首次提出“腾讯高压线”起 , 就明确了零容忍的态度 。 在2015年发布的《腾讯阳光行为准则》中 , 腾讯进一步明确规定“腾讯高压线”和其他违规行为的内容和处理流程 , 以保证与正直价值观相悖的行为得到严肃地处理 。 员工行为一旦触犯“腾讯高压线” , 一律解聘处理 , 永不录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