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半年内从3万跌到1.5万,损失180万,房主:耗不起只能卖掉( 二 )

有人会说 , 我们可以自己经营 , 实际上 , 这些年商铺受到网络电商冲击 , 除了一些必须到实体店消费的商品 , 大多店铺经营状况并不好 , 一些实体店甚至被当作比价、试看的体验店 , 并不产生实际消费 。 很多返乡客所消费的店铺 , 不过就只有节日那几天 , 平时人流量都没有 , 何谈消费呢?来自三亚的黄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

一般来说 , 小区周围都会配建一些商业综合设施 , 以满足周边居民的需要 。 在房产中介的极力推荐下 , 黄先生通过首付加按揭的形式 , 买下了自己居住小区附近的一个中小型综合体商铺 , 单价3万元/平米 , 面积是120平米 , 总价360万元 , 而当时附近小区的价格在2万元/平米 , 在黄先生看来 , 相比住宅价格 , 这个还是划算的 , 但随着住宅价格下跌 , 加之该综合体开业后 , 招商情况不佳 , 租金也是一再下滑 , 而且还难出租出去 。

半年快过去了 , 黄先生的商铺挂牌价只有1.8万元/平米出头 , 按照成交价10%的议价空间 , 黄先生的商铺实际价只有1.6万元/平米左右 , 此时 , 黄先生生意上正好急需资金周转 , 最后不得不咬咬牙以1.5万元/平米的单价卖出 , 半年内 , 足足损失了180万元 , 这还不包括资金成本 。

根据机构数据显示 , 三亚位列2019年十大房价下跌城市榜首 , 全年累计跌幅达17.9% , 一方面是由于特殊的季节性因素 , 另一方面跟楼市调控也有很大关系 , 外地投资客锐减 , 销售难度加大 , 加上开发商融资不易 , 降价回款成为不少流动性不好房企的必然选择 , 此外 , 面对“高高挂起”的二手房市场 , 购房者越来越理性 , 并不着急入市 , 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

有网友就表示 , 在楼市调控持续下 , 房价难有大的上升动力 , 如果观望增多的话 , 耗不起的一定不是购房者 , 开发商或者炒房客才是热锅上的蚂蚁 。 对此 , 你如何看待呢?欢迎留言说说你所见情况 。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 , 欢迎关注本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