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贴春联 南北习俗春节贴的春联

农历春节是中国最盛大且热闹的节日,又是农历年的岁首 。除夕的时候每家每户除了要进行大扫除之外,还要张灯结彩贴春联,有的还会挂上红灯笼,增加过年的喜庆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了年味,唯一还能感觉到过年的就是城市介绍一点都不拥挤的道路和门口的红纸春联了 。
南北方春节习俗之贴春联
【南北方贴春联 南北习俗春节贴的春联】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春节都会贴春联,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了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起源于桃符,却只是在明朝才有了“春联”这一正式名称 。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是来自蜀国的孟昶令做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联在中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一直存在长久不衰 。春联融合了书法,可装饰门户,其大红纸也显出了红红火火的年味 。不仅是在春联的张贴上有讲究,同时上下联字数也应一致,语言生动的同时,语义也不要重复 。

南北方贴春联 南北习俗春节贴的春联

文章插图
春节的习俗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已经是进入春节 。腊月二十三这天要祭灶神,寓意年年有富余米粮 。腊月二十四要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五是接玉皇,旧俗认为灶神会向天帝玉皇禀报人间百姓过年的情况,然后在腊月二十五的时候亲自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要洗浴,洗掉一年的晦气 。腊月三十除夕要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
南北方除夕习俗差异
除夕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 。而南方在除夕夜有围炉的习俗,全家一起吃年夜饭围炉而坐,摆上瓜果茶点,边看电视、边吃边聊 。北方除夕是全家在一起守岁,在一起包饺子,把硬币、糖、花生、枣之类的包进饺子里,讨新年的吉利 。直到凌晨零点(即大年初一)除夕夜达到高潮,家中小辈跟长辈拜年,亲友之间相互祝贺,无论大人小孩都要说吉祥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