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享单车停放将出新规,多次违规停放者将被限制使用

新京报快讯 据北京市交通委官微消息 , 为解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 , 进一步引导用户形成“禁停区不停车、入栏管理区停车入栏、其它区域有序停放”的良好习惯 , 减少对交通通行和城市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提升共享单车出行“绿色、低碳、环保、便捷”的服务品质 , 1月26日 , 由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牵头 , 会同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单车)、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单车)、广州骑安科技有限公司(青桔单车)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 , 四方共同签署了《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试行)》 , 对存在多次违规停放共享单车等不文明行为的用户 , 将实施联合限制措施 。
多次违规停放的用户将被联合实施限制措施
近年来 ,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 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 在缓解交通拥堵、助力减排降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但同时也引发了乱停乱放、占用车道等诸多城市管理问题 。 究其原因 , 一方面 , 是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清运、调度不及时 , 但另一方面 , 骑行人常为图便利、随意停放 , 也是停放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 。
此次发布《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试行)》(以下简称《公约》) , 就是希望逐步引导规范用车人的停放行为 , 养成文明骑行、有序停放的文明出行习惯 , 传递交通出行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发展理念 , 营造文明出行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
《公约》中明确 , 在一个自然月度内 , 如果用户将共享单车停放在本市市域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路(含主辅路出入口与隔离带、桥区路段)上一次及以上、禁停区三次及以上、入栏管理区电子围栏以外区域六次及以上 , 或因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私自占有共享单车、利用共享单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被企业采取风控措施 , 则该用户将被纳入共享单车企业的联合限制措施对象 。
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可提出异议申请
《公约》中明确 , 对一个自然月内被纳入联合限制措施对象的用户 , 自公示之日下个月1日起7个自然日内不得使用所有品牌的共享单车;对连续三个月被纳入联合限制措施对象的用户 , 自公示之日下个月1日起15个自然日内不得使用所有品牌的共享单车;对连续六个月被纳入联合限制措施对象的用户 , 自公示之日下个月1日起30个自然日内不得使用所有品牌的共享单车 。 对已购买次卡、周卡、月卡等骑行卡的用户 , 骑行卡有效期将相应延长 , 延长时长为该用户纳入联合限制措施名单的时长 。
每月15日前 , 共享单车企业将通过其APP、官网等官方平台统一向社会公示上一月联合限制措施对象的名单表(采取通行的公民隐私保护方式 , 只公示手机号前3位及后4位) , 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 。 名单内用户如有异议的 , 可在公示期限内向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提出异议申请 , 协会将在接到用户异议申请5个工作日内告知异议申请人结果 。
如用户不同意用户协议要求终止服务的 , 企业将及时退还该用户的押金、预付金及骑行卡余额 , 并终止向其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
《公约》将于2022年1月31日起试行 , 3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多措并举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
当前 , 为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城市环境保障 , 我市正在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百日整治”工作 , 结合淡季骑行特征实行更为精细化的动态调整 , 1月底前将中心城区车辆总量降至50万以内 。 下一步 , 还将依托北京团市委“社区青年汇”开展“助力冬奥有我、共建美丽北京”公益活动 。 活动期间 , 社区青年汇将围绕“文明出行、规范停放”这一主线 , 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文明出行理念 , 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 全市约400余名青年社工共同在2022年冬奥赛事筹备及开展期间 , 围绕涉奥场馆、轨道车站、交通枢纽等80个重点点位进行共享单车文明摆放引导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