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采访人员胡喆、宋晨、张泉
过去五年 , 中国航天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未来五年 , 以重大工程为牵引 , 提升航天科技创新效能 , 中国航天还有哪些新目标?
28日上午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 , 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主线 , 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 , 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 。
文章图片
这是1月28日拍摄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 当日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 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采访人员 金良快 摄
【航天强国怎样建?这份白皮书勾勒出新图景】加速创新发展 航天重大工程亮点纷呈
过去五年 , 中国航天加速创新发展 。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 , 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 , 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 , 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 , 2016年以来 , 截至2021年12月 , 共实施207次发射 , 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
此外 , 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也亮点纷呈 。 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 , 6名航天员先后进驻 , 开启了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 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 , 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背巡视探测 , 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 。 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 , 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迹 。 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体系能力 。
在农村及边远地区 , 通信卫星为1.4亿多户家庭开通直播电视 , 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 ,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 , 北斗系统广泛应用 , 为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提供精准定位导航;面对气象预报、国土规划、生态保护、海洋经济、灾害应急等多样化需求 , 遥感卫星影像累计分发超亿景……
“目前 , 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 , 航天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 为支撑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 ”吴艳华说 。
文章图片
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中国航天还有这些大事
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 , 实施探月工程四期 , 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 , 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吴艳华表示 , 未来五年 , 中国航天将遵循创新引领、协同高效、和平发展、合作共享的原则 , 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 , 以航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 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 , 持续提升科学认知、自由进出、高效利用、有效治理太空的全面能力 。
一是推进已有重大工程收官 。 包括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 , 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 。 全面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 维护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并推动产业化应用 。
二是实施新的重大工程 。 包括实施探月工程四期 , 研制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 , 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探、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 。 实施行星探测工程 , 开展小行星的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 。 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 , 夯实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