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要怎么种呢?


白芨要怎么种呢?

文章插图
白芨的种植方法如何种植?
白芨种植时要注意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 。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 。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 。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
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 。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
白芨种植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 。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 。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
白芨种植中首先要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第一次除草4月份,白芨苗出齐后 。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第二次除草 。第三次8-9月份除草一次 。第四次除草结合间种作物收获时进行,楼松畦面,每次除草都要钱锄,免得伤根 。
白芨是喜肥的植物,白芨种植好后要每半个月追一次肥 。稀薄的人畜粪尿,每公顷22500-24000千克,8~9月施稍浓的液肥,过磷酸钙、堆肥在第三次除草结合施入 。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
种植白芨的栽培技术怎么样?
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
2.繁殖方法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 。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 。亩用种苗100公斤 。
3.田间管理 。
(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 。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 。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
(3)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
种植白芨后期如何管理?
【白芨要怎么种呢?】白芨的生长中应该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干旱的时候要及时的浇水,7到9月份早晚都要进行各浇水一次,白芨虽然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又怕涝,大雨天气时要及时的排水,以免伤害到根部 。而且更要注意一些病虫害,一定要提前进行防治,经常会有一些烂根病出现在南方种植的话,由于处于多雨的季节容易产生这些病害,最好注意日常的排涝防水工作,可以深挖一些排水沟来进行烂根病的防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