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不少人看来 , 华为最后很可能还会走上造车这条路 , 这同时也是不少华为人内心的想法 。
一方面在于 , 任正非在2020年10月26日签署的《决议》中 , 有一点值得琢磨 , 即重申华为不造车的这份文件 , 有效期为三年 。
也就是说 , 三年期限一过 , 届时华为造不造车还另说 。
另一方面在于 , 类似明确表态不触及某项业务的话 , 过去任正非说过 , 但最终并未践行 。
先是1997年 , 华为信息产业部主动希望华为做手机 , 被任正非一口回绝;再到2002年10月 , 时任运营商解决方案部副部长的张利华在一次研讨会上发言道 , “消费者一年会换好几部手机 , 中国有好几亿消费者 , 华为应该尽快立项3G手机!”
结果任正非暴怒 , 拍着桌子大喊:“华为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 , 已早有定论 , 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 , 谁下岗!”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 华为不但做手机了 , 甚至一度将市占率做到了全球第一 。
当同样的桥段在汽车业务上重演 , 华为未来会不会造车 , 仍然是未知数 。
结语
在过去的几年中 , 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诸多尝试 , 既是基于华为当前状况的自救 , 也是一场观望:新能源汽车的局势到底会怎样发展?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能够跑通?
好的结果 , 是华为现在的布局收到成果 , 它成功成为车企的好朋友 。
坏的结果 , 则是华为无法被更多车企接受 , 它将面临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双重压力 , 比如人员流失、难以实现自我造血 。
一旦朝这个方向发展 , 届时任正非做出让步 , 加入造车大军 , 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