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怎么养不会死?蚯蚓养殖方法

蚯蚓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常年钻在地下吃土,疾病很少,那么蚯蚓怎么养不会死?蚯蚓养殖方法介绍 。

蚯蚓怎么养不会死?蚯蚓养殖方法

文章插图
一,蚯蚓死亡的原因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 。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 。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 。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 。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 。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 。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 。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 。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 。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 。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 。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
二,蚯蚓养殖方法
1、容器最好是木箱 。我现在感觉还是木箱养殖效果好 。其它器皿如花盆,塑料箱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也可以,但是底部一定要有往外流水的小洞 。
2、营养土我目前采用的是腐烂熟透的牛粪,粗制的纸箱板 。农村地区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 。城市里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叶子,漫漫发酵使之腐烂,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
3、蚯蚓的食物真可谓五花八门,我目前采用的是粗制的纸箱板,在其上面涂抹废弃的食用油,甚至厨房油烟机储油盒内的废弃油以及苹果皮、胡萝卜皮等 。另外我惊喜发现厨房洗锅水的沉渣很是不错,通过观察以洗炒菜锅水的沉渣更好些了 。当然,其他钓友在养殖蚯蚓使用的食材方面各有妙招,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
4、开始操作时,首先在木箱底部和侧面铺垫一些粗制的纸箱板 。然后把食材、培养土放入 。第一次用水浇透 。在器皿的下面要在放置一个盆子,防止过多的水满地流.
5、种蚓的选择很重要,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并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多了 。我选择了渔具店卖的大平二号,把蚯蚓放入营养土上面,上面盖上硬纸板,就OK了,它会自己钻入营养土内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