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珍稀濒危兰花——金佛山兰
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珍稀濒危兰花——金佛山兰
文:花木君

文章插图
重庆南山区境内的金佛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古老的时代,缓冲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因而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的原始自然生态,构成了罕见的生物多样性景观,也使得很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在此繁衍生息。

文章插图
据统计,金佛山拥有植物资源5097种,古生植物250余种,特有植物136种,稀有濒危植物82种,珍稀植物52种。野生动物150种,亚种11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11种,三级保护15种。而我们今天介绍的一种植物,则是金佛山地区特有的珍稀物种,并且以之命名,这就是——金佛山兰
一、金佛山兰的形态分布(参考《中国植物志》)

文章插图
金佛山兰(Tangtsiniananchuanica S. C. Chen),学名进兰,兰科(Orchidaceae)、金佛山兰属(Tangtsinia)单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短,具多数肉质纤维根。叶4-6枚;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纸质,长6-9厘米,宽1.2-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抱茎,无毛,具5-7脉。

文章插图
【花】总状花序长3-6厘米,通常具3-6花,罕有减退为1-2花;花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花黄色,基部稍带白色,直立,不开放或稍张开;萼片狭椭圆形或近椭圆形;花瓣与唇瓣相似,均为倒卵状椭圆形,基部明显具爪;蕊柱近三棱状圆柱形,黄绿色;花药长圆状卵球形;花丝宽阔,近卵状披针形;退化雄蕊5;花粉团白色。

文章插图
【果】蒴果直立,近椭圆形,长约2厘米,顶端具宿存的蕊柱。花期4-6月。
【分布】产四川东南部(南川金佛山)和贵州北部(桐梓),生于海拔700~2100米的林下透光处、灌丛边缘和草坡上。
二、金佛山兰的命名和鉴赏

文章插图
金佛山兰由我国兰科专家陈心启教授1963年发现的新属种,陈教授以其导师植物分类学家唐进教授(1897~1984)的名字作为属名“进兰”(Tangtsinia),以模式标本产地“南川”作种加词(nanchuanica),于1965年在《植物分类学报》定名发表。后来人们又因为进兰产于金佛山,因而称之为金佛山兰。

文章插图
(陈心启教授 陈静摄)
这里顺便纪念一下陈心启教授,陈心启先生193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朱紫坊。1953年从福建农学院林学系毕业。1956年考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师从唐进教授,自此长期从事兰科植物的研究。原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长、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等职,是研究中国兰科植物的主要学者。退休后任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终身名誉会长。2021年3月3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