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失眠怎么调理 老年人失眠怎么治疗


很多老年人睡眠薄弱,饱受失眠的困扰 。如何缓解失眠状况,改善睡眠质量呢?专家为大家推荐了这些方法 。
时间不是唯一标准,睡眠状态更重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很重要,但是睡眠时间并不是判断睡眠质量的唯一标准 。睡眠时间不是绝对的,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会有相应的缩短,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在6-7个小时也是正常的 。
有的老年人睡醒后还是会感到疲劳,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处于睡眠周期当中,但是没能进入到深睡眠状态 。医学上对于睡眠的定义是闭上眼睛后还能听到周围声音、做出反应 。这样看来,闭上眼睛躺在床上也属于进入睡眠状态 。
但是,并不建议老年人长时间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因为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睡眠周期混乱 。有失眠问题的老年人,建议采用睡眠行为疗法 。每天最好将躺在床上的时间控制在7-8个小时内,时间一到就起身离开床 。否则,就容易产生不良刺激,造成上床前很困,一躺到床上就睡不着 。长期下来,躺在床上等待睡眠来临就会引起睡眠焦虑 。
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睡眠质量
原发病的波动或者进展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关注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些老年人为了让自己睡得着,大量服用安眠药 。虽然会暂时获得好的睡眠,可长此以往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安眠药只能是治疗睡眠的一种临时手段,不能长期依赖 。积极治疗原发病,才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
睡前泡脚习惯虽好,时间过长可不行
还有的老年人为了提高睡眠质量,习惯在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甚至能达到一两个小时 。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反而不利于睡眠 。医生建议的泡脚时间不超过20分钟,脑血管狭窄的老年患者泡脚时间过长再加上水温过高,站起来会增加摔跤的风险 。泡脚虽然有助于睡眠,但是时间一定不要太长 。
饮酒助睡眠,做法不可取
酒为我们日常生活增添了乐趣,很多老年人以及年轻人认为睡前喝杯红酒既健康又能睡得好 。
而事实上,酒精对于大脑皮层具有兴奋抑制作用 。长期饮酒会影响脑细胞代谢,逐渐引起失眠加重 。为了能够保持同样的睡眠质量,人们对于酒精的需求量会不断提高 。过度饮酒还会引发脑损伤,造成酒精性脑病 。另外,喝酒就会出现脸红、心慌、头晕的人,可能缺乏代谢酶,这类人本来就不适合通过饮酒来调整睡眠 。因此,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睡前饮酒来改善睡眠都是不成立的 。
要想解决老年人的失眠问题,首先老年人自己应该对睡眠建立起正确的认知,结合专业指导找到适合自己症状的治疗方式才是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的正确之道 。
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主任医师金香兰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
【老年人失眠怎么调理 老年人失眠怎么治疗】ID:jrtt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