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虚火”背后是优胜劣汰的开始

一个小时,你能赚多少钱?看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在用月收入除以时间单位,只有极少数人在掐算一场视频直播带来的收益 。没错,这群人就是网红 。粗略统计,网红已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走过了十多年,其发展阶段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 。百度知道中国网红大数据报告中,将我国网红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文字时代、图文时代、富媒体时代 。那么,进入全新的时代,社交红利在哪儿?想要持续吸引并留住粉丝的手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采访人员独家专访了微播易副总裁、畅销书《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 。
“网红”背后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最近,某经纪公司的一位网红经纪人直言,现在已经到了“网红经济”最红火、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如果背后没有经纪公司和网络平台的支持,普通人即使长得美若天仙、才艺超群也很难红起来 。一句话戳破了很多普通人想要成为网红的美梦 。在这个“网红当道”的年代,“网红”这个称谓在每个人心中会生发出不同的诠释 。有人觉得长着标准心形脸的大眼睛直播妹子就是网红,也有人认为那些才艺超群、有关注度,并敢于在平台展示自己的正能量者才算网红 。

直播“虚火”背后是优胜劣汰的开始

文章插图
而对于“网红”两个字的定义,徐志斌在坐下来的第一时间就道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大多数网红都可被称为“权威领袖” 。他说:“事实上,网红历经几个时代的发展,过去诸如凤姐、芙蓉姐姐都是事件炒作后的所谓网红,但当时我们在一些内部共享数据中看到,用户对于这些网红的热门事件关注度并非想象得那么高 。相比同期其他热门新闻来讲,低了好几个量级 。可以说,比起现在的网红,那个时代的网红们缺少管理粉丝的工具,所以严格来说,过去的凤姐和芙蓉姐姐更多归属于热门人物,不能算作网红 。而今,网红们更多是通过人格魅力的展现去真正吸引粉丝的关注并与他们互动,进行管理,成为这群人或者这个圈子中的意见领袖 。”
“廉价娱乐”
是留住粉丝的隐含逻辑
从博客、微博到微信公众平台,再到最近两年层出不穷的各类直播平台,不论何种社交工具,粉丝永远是根基 。于是很多渴望通过自媒体实现自身价值的草根,抑或是大V、明星,都在不遗余力地拼命维护旧粉丝、吸引新拥趸 。
明星大咖还好说,每天定期发生活日常或工作现场就能圈到一批赞 。相较之下,走在网红路上的普通人却没这般幸运,很多时候,他们耗费半天精力烧死若干脑细胞,粉丝数也只是向上微微一颤 。付出与回报的严重失衡,逼着他们如找寻神龙秘笈般苦苦寻觅着持久吸引并留住粉丝的方法与技巧 。那么,到底有没有呢?
采访人员将这个问题抛给徐志斌时,他依然用“透过现象挖本质”的思考方式为采访人员牵出一根“逻辑线” 。“事实上,所有事物都遵从某种规律,这个规律就像一根隐性的线贯穿其中 。在我看来,‘廉价娱乐’便是吸引并留住粉丝的这根线 。”
所谓廉价娱乐,徐志斌给出的名词解释为轻松好玩的娱乐,即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取最愉悦的享受 。“从微信公众号近几年的发展不难发现,最开始只是心灵鸡汤、冷笑话、成功学、‘不转不是中国人’充斥用户眼球,但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一批精细化、垂直化制作精美的‘杂志系’原创公众号 。比如雨后春笋,他们制作精美、内容优质,前期的编辑时间与团队策划磨合时间大为延长,以力求让粉丝用更短的时间获取更愉悦优质的享受 。而曾经那些不符合这一‘逻辑线’的公众号批量掉粉,或转型或关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