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注定无法成为商标?

文章图片
图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徐晓彤
来源:财富中文网
在还未成型的元宇宙领域 , 在比拼硬科技与概念贩卖以外 , 公司们在商标注册方面也打得火热 。
近期 , 大批互联网公司申请的元宇宙概念商标申请被驳回复审 。 一些已通过初审 , 予以公告的相关商标也被宣布无效 。 在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的名单中 , 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大厂名列其中 , 其中也包括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 。
字节跳动曾表示 , 申请“Pico元宇宙”商标是保护性注册 , 为了防止品牌被抢注用于元宇宙炒作 。
元宇宙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 一些纠纷已在酝酿 。 围绕元宇宙商标的纠缠不仅发生在国内 , 国外也是如此 。 就连最先掀起元宇宙风潮的Facebook也在宣布改名Meta的那一刻陷入了商标争端 。
在Facebook宣布改名后 , 一家名为Meta的PC制造商声称已于去年8月份申请了这个商标 , 并已经用Meta为名运营了至少一年 。 该公司创始人以此要求Facebook支付2000万美元 , 表示愿将“Meta”这个商标和名称卖出 。 无论这家PC制造商最终能否得到这笔钱 , 其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喊话扎克伯格 , 已经获得了可观的流量 。

文章图片
【“元宇宙”注定无法成为商标?】图2/2
META PCs账号在<span id="usstock_TWTR"><a href=https://www.nuoha.com/news/view/"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quotes/TWTR.html" class="keyword f_st" target="_blank">Twitter上发布有关扎克伯格和“META”的图文 。 图片来源:Twitter
针对元宇宙商标申请热潮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法博士董文涛律师对《财富》(中文版)表示 , 对于大公司来说 , 与其说是“抢注” , 不如说是布局 。 “但凡是能够在元宇宙领域发力的 , 其实还是脱离不了现有的互联网大厂 。 所以他们提前去做商标申请 , 既有未来布局的动机 , 也有防御属性在其中 。 ”
目前现状是 , 官方对于元宇宙商标申请进行了大规模劝退 。 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道 , 元宇宙是一项新技术 , 不能作为商标被个人独占 , 否则容易产生误认 。
“元宇宙”注定无法成为商标吗?董文涛表示 , 一般来说 , 词语是否能注册成为商标取决于显著性 , 即词语与对应商品和服务的距离 。 比如 , “苹果”就不宜成为蔬果类商品的商标 , 但不妨碍其成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商标 。 因为“苹果”与蔬果类商品之间的距离很近 , 不具有显著性 , 而“苹果”与电子产品之间的距离很远 , 具有显著性 。
但董文涛指出 , “元宇宙”确实不适宜作为商标注册 , 哪怕与AR、VR及类似科技不相关的公司也不适合 。 原因在于 , 根据扎克伯格等元宇宙先行者对于元宇宙的畅想 , 元宇宙是包含万物的 , 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找到对应 。
“比如 , 元宇宙中也会有汽车、水杯 , 所以如果将‘元宇宙’三个字用于申请汽车商标、水杯商标 , 或者用于一些看上去与互联网科技无关的产品领域 , 似乎也有点违背公序良俗 。 所以我个人认为 , 元宇宙相关商标被成功注册的可能性不大 。 ”
即便各大互联网公司并未成功申请商标 , 但它们的元宇宙布局与落地实践从未停止 , 多家公司都在平台上线了数字藏品这类“上链”的元宇宙概念商品 。 董文涛表示 , 商标本身并不会为公司提供额外优势 。 “商标本身只是商誉的体现 , 但是商誉如何 , 本质上还是和公司实际经营活动有关系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