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时代势不可挡,量子计算机将改变高能物理研究的未来( 二 )


那么 , 粒子是否具有一种预先确定的状态是实验揭示的 , 还是测量本身创造的?如果前者是真的 , 那是什么机制决定了它们的状态呢?如果后者是正确的 , 那么 , 在不违反侠义相对论的前提下 , 粒子b是怎么知道粒子a的状态的?如果关于粒子b的信息也包含在粒子a和环境中呢?这看起来真的像是一个悖论 , 我们也不确定 。 这就是物理学家不同意的地方 , 有时甚至是非常不同意的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坚定的现实主义者 , 他从未接受哥本哈根的解释 , 并创造了一个著名的贬义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
量子力学(QM)的意义 这种情况让专家们非常困惑 , 以至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出现了几种对该理论的解释 。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 , 它已经发生在热力学和光的传播中了 。 对量子理论最流行的解释是哥本哈根解释(被认为是“量子正统学说”)、玻姆-德布罗意、多世界理论和QBism 。 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出了主要的区别 , 量子力学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它是对现实的描述(现实主义)还是我们对现实的了解?多亏了约翰·斯图尔特·贝尔及其追随者的研究 , 实验物理学家有了概念性的工具来检验这些解释所做出的假设 。
到目前为止 , 结论似乎是 , 量子力学要么是真实的但非局域的(玻姆-德布罗意) , 要么是非真实的(哥本哈根)但局域的 。 QBsim坚持认为 , 是否存在现实并不重要 , 量子力学只是我们知识的一种理论 。 其中一个理论逃脱了任何被验证的机会 , 即多世界理论 , 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叠加状态 。 每种解释都有优点和缺点 , 没有一种解释明显优于其他解释 。
我个人偏爱玻姆-德布罗意的解释 , 这主要是因为它与我的一些先入之见相符 , 而不是因为它比其他的更可信 , 而且我完全不喜欢MWI , 因为它对概率的不可靠定义 。 而且 , 我倾向于认为量子力学更多的是一种信息理论 , 而不是物理系统本身 。
挖掘现实的基础 所有这些看起来都很吸引人 , 但问题仍然存在 , 这些奇怪的特性有什么用处吗?事实上 , 有无数的应用 。 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可能是隧道:即在某些情况下 , 粒子可以通过在经典实相中无法逾越的势垒(想象一下用头撞墙) 。 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以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形式基于这种效应 。 然而 , 看起来我们仍然只是触及了可能性的表面 。
如果科学技术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的话 , 那就是当我们玩弄它们的时候 , 我们就能学到我们发现的东西 。 一个令人生畏的例子是热力学 , 它最初的提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 , 但是当人们在20世纪早期还在争论原子的存在时 , 工程师们就已经开发并改进了蒸汽机和其他精巧的装置 。 不考虑热力学定律的解释 , 人类能够利用它创造出永远改变社会面貌的机器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赛斯·劳埃德曾经说过 , 事实上 , 宇宙正在计算某些东西 。 不是说它被设计成一台电脑 , 而是说它的行为就像一台电脑 。 让我举个例子:2 + 4 = 6 。 如果我现在问你 , 我知道x+y=6 , 那么x和y的值是多少?没有明确的答案 , (1,5) , (2,4) , (3,3)都是可能的 。 这意味着加法运算减少了宇宙中信息的数量 。 类似地 , 一旦执行了测量 , 叠加的所有可能状态中只有一个会永远丢失 。 因此 , 在量子系统上进行测量减少了信息 。
你可能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 , 我们可以用量子态来进行计算 。 这就是量子计算的本质 。 事实上 , 量子计算用量子等价物“qbit”取代了人们熟悉的信息单位(bit) 。 根据定义 , qbit是0和1的叠加 。 两个量子比特可以通过量子门纠缠和操纵 。 它的美妙之处在于 , 量子系统能够做经典系统不可能做的事情 , 允许我们设计出特定于量子领域的算法 。 在我们继续之前 , 让我们先弄清楚一点 , 可以有基于量子现象的计算设备如退火 , 或者是基于量子门对量子比特的操纵 。 后者通常被称为通用量子计算机或量子图灵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