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胶原蛋白多少钱 lumi胶原蛋白价格多少( 二 )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10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发布行政判决书驳回上海雷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酵素”商标注册申请 。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法院认为,雷霆科技不足以证明诉争商标经使用已消除了相关公众误认的可能性 。
杨幂、朱丹曾代言 产品效果频遭质疑
据了解,明星杨幂、朱丹都曾为该品牌代言 。LUMI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早在2013年就登上了央视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在播出的“胶原蛋白的美丽神话”报道中提到:“广告轰炸,明星代言,胶原蛋白的销量大增 。一瓶售价一二百元的胶原蛋白,成本不过二三十块钱 。商家们大都宣称,他们的产品可以直达肌肤,补充营养 。可在专家眼里,这种胶原蛋白的营养价值还不如鸡蛋和牛奶 。”
雷霆科技就此事表示,2013 年 7 月,焦点访谈报道了胶原蛋白没有效果的新闻,导致公司胶原蛋白产品受到牵连,销量一度萎缩,舆论对于某类产品的不当评论及大众的迎合会导致一定的相关市场波动,进而可能使某类公司产品销售出现断崖式下跌,这样的舆论氛围一旦形成会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及某条业务线造成一段时间的打击 。“上述风波后,公司一直致力于把产品做好,公司的主打产品胶原蛋白在消费者中仍然有较好的反馈 。”
另外,2019年9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8款热销的胶原蛋白产品 。检测结果显示,由于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胶原蛋白氨基酸评分普遍较低 。Lumi、康恩贝等7款产品得分均为0,说明胶原蛋白本身营养极为不均衡,多大程度上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要打上问号 。
著名营养师王兴国撰文指出,因为人体的胶原蛋白是在遗传基因(DNA)的指导下在细胞中合成,利用的是各种食物蛋白分解所提供的氨基酸,而不是这种蛋白或肽本身 。吸收率和利用率是不相同的概念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也撰文表示,商家口中的食物胶原蛋白无法被人体胃肠消化,非要吃“胶原蛋白水解物(肽)”的说法,多少是有商业忽悠嫌疑 。
该媒体报道称,消费者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胶原蛋白生产商家真的做了美容功效实验,那这些产品应该贴上“蓝帽子”成为光明正大的保健食品,而非普通的饮料 。
而且LUMI天猫旗舰店在“Lumi胶原蛋白口服液态饮”的产品参数中也明确显示该产品没有国食健字号 。
“LUMI”品牌下的另一款产品“纳豆复合软胶囊”就曾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被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法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纳豆复合软胶囊应属胶囊类产品,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表A.1中规定的红曲米可添加的食品品类并未包括该产品,因此该产品添加红曲米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作为涉案产品的销售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搜索发现,目前该产品已从其官方网站下架 。
雷霆科技在2019年半年报中曾提到,2015年4月,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广告法》正式颁布,对食品行业(尤其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宣传管理也日益趋紧,导致业内公司在宣传推广上受到一定影响 。举例来说,受国内现有法规的约束,国内的胶原蛋白产品不能明确说明其功效,在措辞方面较为隐晦,存在擦边球的风险进而影响市场推广及获客 。此外,由于是否违反食品广告宣传的规定主要由主管机关自由裁量,所以食品公司在宣传时都存在潜在因食品广告受处罚的风险 。同时也承诺,公司在发布广告时均会进行审查,实事求是,避免出现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避免 欺骗、误导消费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