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智投是真的假的 阿里年投10亿元打假】假货已然成为这家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公司最大的敌人之一 。阿里目前每年花费10亿元直接投入到打假方面,其中庞大的打假团队构成了这项开支的最主要部分 。与此同时,防治假货的重心,也逐渐从事后追责,变成了事前防治 。尽管距离完全消灭售假尚远,在近年引入新的算法模型后,阿里希望通过类似做法来降低打假成本、同时提升效率 。
10亿元打假“年费”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花名“师太”)是财务背景出身,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在毕马威任职十余年,初到阿里同样负责财务 。2015年年末,马云任命郑俊芳担任阿里巴巴平台治理官,将当时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统一收归、管理 。

文章插图
8月10日,郑俊芳在专访中告诉采访人员,目前阿里每年打假直接投入资金成本约在10亿元左右,其中,占比第一是人力成本,阿里内部拥有一支规模在数千人级别的“打假队”,第二是技术投入,其中包括服务器成本;占比第三的是神秘抽检(通过抽检疑似假货来进行确认假货销售行为)服务 。
马云曾公开表示, 郑俊芳的带领下,打假不设预算上线 。郑俊芳告诉采访人员,若年中发现打假预算高于年初计划,则会继续追加预算 。
10亿元仅仅是阿里打假的显性成本 。《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年报》显示,当年阿里协助警方破获案件涉案总金额超30亿元 。由于阿里发动打假,大量涉假淘宝店铺被关闭,且背后的涉假人员几乎终身不得再次在淘宝开店 。
即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郑俊芳坦承,阿里平台上的打假工作仍是一场旷日持久且短期内看不到终点的战争 。与此同时,阿里这家公司很早即意识到,单靠一己之力无法打赢这场战争,最终需要推动“社会共治” 。
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确在阿里打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角色 。简单来说,阿里基于打假需求建立了大量算法模型 。郑俊芳告诉采访人员,以往阿里更多是在事后针对售假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但目前则更多倾向于通过事前预防 。
例如,阿里接下来会审核电商平台所有商品发布图片中是否存在售假现象,这在主要依赖人力审核的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过去一年间,阿里治理平台最大的变化是,去年主要围绕商品,而今年主要围绕个人信息识别来进行判断 。”郑俊芳说 。
换句话说,以往阿里是追着售假商品跑,阿里今年开始通过机器来对卖家进行画像,若卖家发生过售假情况,则从多个角度试图完全封杀售假卖家再次进场的可能性 。这被阿里方面视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
售假渠道分化
“我们通过暗访,得知很多淘宝卖家开始绕过淘宝,寻求第三方平台进行销售 。”郑俊芳告诉采访人员 。尽管最终交易是在淘宝——由于社交平台缺乏完善的交易保障机制,于是在淘宝平台上通过隐匿商品信息,不少商家成为逃过打假的漏网之鱼 。
自2002年开始设立投诉邮箱以来,阿里花费了15年时间形成了目前的打假格局 。但郑俊芳担心的是,由于监管再次滞后,使得在其他平台上形成新的监管“洼地” 。去年下半年开始,郑俊芳发现淘宝售假卖家出现转移“阵地”的趋势 。
例如,不少淘宝卖家商品描述中写上自己的“微信号”,目的是将销售环节转移到微信 。此举在淘宝是零容忍的存在,因此,在平台和这类卖家之间,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攻防”。通过加大对于优化算法的投入,阿里试图以图片识别来解决一大部分问题 。
- 败血症是什么病严重不 败血症是白血病么
- 人体自身正常辐射值是多少 辐射范围是什么意思
- 信手拈来谜底 信手拈来打一数字是
- 肝功能异常会出现什么症状 肝功能异常 症状
- 八字眉的男人大多是闷骚男
- 有房子没户口的拆迁如何安置
- 2021年最好的手相是哪种
- 离婚后孩子是否可以改姓 离婚后孩子能否改姓呢
- 现行刑法对抽逃出资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 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股东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