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院: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

【科学大院: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文/科学大院 宋衍昌】
我们就要迎来北京冬奥会了!
科学大院: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
文章图片

国家速滑馆(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在这次冰雪盛会里 ,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一直以“高科技”的形象出现 。 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 , 不就是“结冰”吗?有啥稀奇?可是你知道么 , “制冰”这件事里的科技含量并不少 , 人类真正实现“制冰自由”还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 而实现“绿色制冰”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
我不生产冰 , 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我们可以通过火来得到热量 , 但对于冷 , 我们必须常常到洞穴中去寻找 , 即使万事俱备 , 我们也不能大规模地得到它 。
早在先秦时代 , 古人便利用天然冰来降温、给食物保鲜和做冷饮 。 据《周礼》记载 , 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 , 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 , 负责人称“凌人” 。 每年大寒季节 , 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 , 他们认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 , 不易融化 。 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冰块 , 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 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 , 深入地下 。 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 , 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 , 然后密封窖口 , 待来年享用 。
总之 , 在古代炎热的夏日 , 没有冰箱、空调这些电器 , 人们想得到一点清凉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 冰块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 更不用谈大规模开展滑冰、滑雪这些娱乐项目了 。
火药工匠与炼金术士 , 居然首次制成了冰
大约到了唐朝末期/欧洲的中世纪 , 工匠和炼金术士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 。 他们偶然发现 ,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 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 。 于是他们将水放入罐内 , 取一个更大的容器 , 在容器内放水 , 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 , 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 , 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 。
这个过程的原理是:硝石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 , 化学名称叫硝酸钙 , 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 , 使周围温度降低以致结成冰 。 硝石溶于水后 , 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 。 但提纯能制冰的硝石极其困难 , 制冰又要耗费大量人工 , 人类制冰的代价仍然十分高昂 。
终于发现了能量与热量的秘密
1659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把一只鸟放入了广口瓶中 , 紧接着用真空泵吸出瓶内的空气 , 不出所料 , 这只鸟很快就一命呜呼 。 但是 , 蹊跷之处在于这只鸟被冻僵了 。
科学大院: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
文章图片

油画:鸟在空气泵中的实验(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当时的人并没有搞清楚这件事的原理 , 直到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 , 让人类意识到热量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伴随着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 现代热力学的基础也由此奠定 。
人们逐渐接受了一项共识:给物质做功或用别的方式输入能量 , 它的内能会增加;当物质对外界做功或者输出能量 , 它的内能会降低 。 内能的涨落给一些物质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温度的起伏 , 也就能利用这个原理来制冷、制冰了 。
科学大院: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
文章图片

蒸汽机的原理(图片来源Youtube)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