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怕不是又要尬聊?科学家发现我们常常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

19世纪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曾说过:“人类与和自己不同的人接触并沟通 , 自古以来都是进步的根源 。 ”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 人们常常会从有意义的深度交谈获益 , 帮助我们锻造彼此的联系 , 但面对陌生人时我们往往浅谈即止 。
一支研究团队指出 , 这是因为我们低估了他人对我们生活的兴趣 , 并且错误地认为 , 与陌生人进行深度交谈会比实际情况更加尴尬 , 和不那么使人愉快 。 研究人员表示 ,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特别是随着这场全球大流行减轻 , 人们逐渐重拾社交活动 。

过年怕不是又要尬聊?科学家发现我们常常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

文章图片
图1/5

“我们错误地认为其他人对我们有些冷漠 , 因此避免了更亲密的交谈 , 觉得这会很尴尬 。 ”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Amit Kumar教授表示 , “事实上 , 如果我们与他人进行更深入的交谈 , 我们可能会更快乐 。 ”
该论文主要作者、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的Nicholas Epley教授补充道:“这让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社会悖论:如果以深入和有意义的方式与他人联系会增加幸福感 ,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更频繁地这样做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的12个实验 , 总共入组超过1800名志愿者 。 这些志愿者被要求以1对1(主要互相为陌生人)的方式 , 在不同的实验中分别讨论相对较深或较浅的话题 。

过年怕不是又要尬聊?科学家发现我们常常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

文章图片
图2/5

浅显的问题包括典型的闲聊话题 , 例如:“你上个月看过的最好的电视节目是什么?”;或“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
而深层的问题则会引出更私密的信息 , 比如:“你能描述一下你在别人面前哭泣的经历吗” , 或是 , “如果一个水晶球能告诉你关于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未来或其他任何事情的真相 , 你想知道什么”。
在交谈前 , 志愿者需要报告他们预测谈话会有多尴尬 , 他们认为将会对对方产生并感知到的联系 , 以及他们会有多享受交谈的乐趣 。 交流之后 , 志愿者重新对谈话的实际尴尬程度、实际的联系感及实际体验的享受程度进行了评级 。

过年怕不是又要尬聊?科学家发现我们常常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

文章图片
图3/5

并且 , 这种效应在深度对话中往往更强 。 相比分配到浅层话题的志愿者 , 讨论深度话题的志愿者明显高估了对话的尴尬程度 , 而实际的交谈也更令人愉快 , 并导致更强烈的联系感 。 在其中一个实验中 , 志愿者与分别与两位陌生伙伴进行了深层和浅层的交谈 , 他们最初偏向于浅层话题 , 但实际更享受深层话题的探讨 。
Kumar教授说道:“我们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线志愿者、和恰好在公园碰到的人 , 但是在所有受试者样本中 , 我们都发现了相似的效应 。 ”
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进行更多的深度交流呢?
研究人员怀疑 , 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低估了陌生人对了解他们更深层次想法的兴趣 。

过年怕不是又要尬聊?科学家发现我们常常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