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围剿阿里 腾讯重兵围剿之下

凭借着推荐引擎和头条号平台的优势,今日头条最近两年一直蒸蒸日上的发展,即便是2014年遭遇搜狐等多家门户集体围攻,都轻松面对,并喊出了要做到“1-1.5亿总体DAU”(Daily Active User 日活跃用户数量)的宏伟目标!
【腾讯围剿阿里 腾讯重兵围剿之下】不过事情有些不顺,从去年开始,腾讯突然开始觉醒,推出了天天快报APP,在微信、应用宝、腾讯网、Qzone等多产品的推动下,天天快报的MAU(月度用户量)迅速飙升至4000多万,然而这还不算完,腾讯新闻这一腾讯网的主要APP产品,也迅速切换成推荐引擎分发内容 。
要知道腾讯在资讯市场的产品如云,除了腾讯新闻、天天快报APP,还包括腾讯新闻公众号、微信和QQ平台默认关注的公众号、QQ浏览器头条、腾讯网、手机腾讯网、微信公众平台等 。据说仅仅微信公众号,日PV量就达到了30亿次,已经近乎今日头条的体量,更别说日覆盖1.5亿人次的腾讯网了 。

腾讯围剿阿里 腾讯重兵围剿之下

文章插图
再加上腾讯张志东的喊话:“今日头条则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全是云端的,根据用户的点击与兴趣来学习用户的阅读喜好,从而形成千人千面的推送内容,具有很强的颠覆性 。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的,所有的领先都是暂时的,颠覆很可能来自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对OMG(注:网络媒体事业群)的同事来说,我期待他们有更多的创新,以自己革命自己的勇气,去参与下一代云端智能资讯服务的竞技”,今日头条似乎变得岌岌可危 。
然而一个产品有固有的用户人群和成长轨迹,能走向成功必定有其产品服务优势,走向消亡则意味着服务优势的丧失,那么今日头条面对腾讯如此多产品的围剿,究竟丧失了产品服务优势了没?这我们需要从商业逻辑层面详细分析 。
商业逻辑
今日头条的商业逻辑由两个组成,一个是模式重构释放内容生产能力,另一个是推荐机制满足用户未知需求,两者共同构建起今日头条产品的服务优势 。
1、模式重构释放内容生产能力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就宣布进入信息过剩时期,但实际情况是垃圾信息异常过剩,而优质内容依然非常匮乏 。虽然各大门户、垂直媒体、报纸、杂志等,均想解决这一问题,但全部无终而返 。
于是我们看到各大门户、垂直媒体每天报道、更新的新闻大同小异,要么来源于彼此转载,要么就是同一故事稍作修改再次发布,着实让人不胜其烦 。然而媒体人却没有深入反思、拷问内容匮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一个做搜索的外行人,却看透了其中的本质,并果断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和营收变现三个环节彻底分开,让生产者在竞争中调整内容去匹配用户喜好,这样每一环节做的事情变少而更专业,从而大大释放了内容生产能力,促使优质内容成倍的生成 。
上图便是今日头条的核心业务逻辑,其在信息的生产、分发和变现三个环节上,都与传统的门户网站有较大的不同,反而更像新闻资讯领域的云基础设施,让内容在其上边自由流通 。
2、推荐机制满足用户未知需求
无论是今日头条、微信公共号这些新的内容平台,还是四大门户、微博及细分专业网站,都是内容分发渠道,它们的价值均为促进信息高效生产、流动,并触达用户创造价值 。
相比之下,今日头条之所以能迅速的发展起来,则是在信息分发层面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下边我们具体对比分析一下门户、公共号与今日头条在用户需求满足方面的优劣势:
(1)门户网站
主要特点:编辑推荐分发信息机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