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 位于首钢园内的中国联通冬奥通信运行指挥中心 , 灯火通明 。 结束晚例会后 , 通信服务主管赵海超又坐到电脑前 , 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打着 。 今晚值夜班的他 , 要时刻做好准备来应对突发的通信故障问题 。
文章图片
“我首先要参加技术运行中心的晚例会 , 协调处理随时派发的各类工单 , 还要协调处理各场馆上报的问题 , 以及整体调度指挥冬奥专网的日常运行等 。 ”赵海超一边细数起自己的工作 , 一边点击屏幕上的冬奥场馆资源管理系统 , 仔细地查看各个场馆情况 。
有“冬奥通信保障智慧大脑”之称的中国联通冬奥通信运行指挥中心 , 空间面积不算太大 , 只有约300平方米 , 承担的任务却非常关键 。 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期间 , 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全部奥运场馆及设施的通信信息网络 , 将由该中心实行实时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统一响应和统一服务 ,为所有场馆提供7x24小时的技术支撑服务 。 1月25日 ,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0天 , 42支一线冬奥通信技术运行保障团队便正式进入赛时保障 。
文章图片
【让冬奥通信“高铁”无虞!直击“冬奥通信保障智慧大脑”】赵海超也用一个比喻生动解释着自己的工作:“ 冬奥通信网络这趟高铁列车的司机长 。 ”想要运行好这趟“高铁列车” , 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 这是因为 , 冬奥会赛事期间 ,可能随时会出现线路、通信故障等问题 , 保障团队需要第一时间精准排查出问题点 , 再作出针对性修复 。
“我们这段时间压力很大 , 任务也很重 。 ”赵海超说 ,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的冬奥村开村后 , 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冬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陆续进村入住 , 带来的是大量的业务变更调整、临时通信需求的猛增 , 以及各种用户使用咨询等挑战 。
“咱们中国人请朋友来做客 , 就得有里有面都照顾到了!我们会尽快尽可能以最优质的通信体验来服务大家 。 ”面对与日俱增的任务 , 赵海超展现出了北京人的信心和风度 。
文章图片
夜班的值守时间是从晚上七点三十分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三十分 , 赵海超特地泡了杯浓茶提神 , 以保证时刻有着最清醒的头脑 , 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问题 。
奋力工作了这么久 , 赵海超最期待的就是2月4日晚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 这是中国向世界亮相的盛典 , 也是每一个通信保障人员迎来正式考试的时刻 。 “ 我们都是数着开幕式倒计时过日子 , 一直以为开幕式那天才是过年呢 。 ”赵海超期待着 , 用中国的5G技术把开幕式的精彩瞬间和巅峰时刻永恒地留存下来 , “这必将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开幕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