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三 )


一个主要原因是 , 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性让大部分人迁移进来 , 工具性能够产生规模效应 , 而更多的人参与到移动互联网里面 , 便会产生网络效应 。
另一个层面 , 现在互联网环境还不能算一个特别健康的状态 , 很多规模极大的国内互联网公司 , 仍然处在一个不赚钱的状态 , 甚至有些在中国市值前 20 甚至前 10 的大公司 , 目前仍然是亏损状态 。 过去 10 年里 , 让平台得以野蛮生长的红利增长时期 , 已经快走到尽头了 , 很少有新的用户还可以被引入进来 , 这个时候 , 竞争的激烈使得这些互联网公司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新客获得成本 。 竞争仍然在继续 , 但是网民已经把互联网认知为一种免费的基础服务了 。
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文章图片

在这个过程当中 , 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开始重塑我们一些旧有的生活习惯 , 比如说内容渠道的变革 。
全体网民的新习惯 , 开始逐步地成为我们新的生活方式 。 互联网开始成为我们的精神居所 , 成为我们与世界连接的媒介 。 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的信息和内容都是从互联网里来的 。
互联网成了一个高心理消耗的互联网 。 它是一面镜子 , 让信息与信息的流动都变得更加透明 , 但它也放大了贫富差距 , 反映了真实的世界 , 反映了对于每个人来说的可能世界 , 一个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的世界 , 这一切变化使得我们越来越不容易满足现在的生活状态 。
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移动互联网其实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一次人口膨胀期 , 结果是 , 我们所有人都在这里生存 。
但人类的舒适区其实是群落化存在的 。 在移动互联网接入了 60 亿人后 , 我们要面对一个广场式的互联网 , 但大多数人其实还没有准备好和那么多价值观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对世界底层认识不同的人一起生活 。
对于互联网人来说 , 接下来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 , 在高消耗的互联网时代里面 , 产品如何让世界和人都更美好 。
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文章图片

网络世界的变与不变
【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首先 , 我觉得很多人没有想过:人人都是网民 , 因为几乎所有信息都已放在网上 , 互联网接下来会不断地呼唤为中年人和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设计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设施 。
其次 , 所有人都会上网 。 这个“所有人”就是在地球上出生的所有人 , 我们迟早都会连到互联网内 , 在这个过程当中 , 如果我们温饱的问题解决了之后 , 每一个人都会更加在乎自己 。 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想要在互联网上做二等公民 , 我们会更加强调对自我的认同 , 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 。
第三 , 我觉得不变的东西是 , 人会追求效率 , 但是人也会追求更加深层的情感寄托 。 互联网现在的内容是极大丰富的 , 但是在这个丰饶而瞬时的互联网 , 真正的关怀和爱是稀缺的 , 能够分到每个人身上的注意力会越来越短暂 , 一些深层的情感寄托将会越来越有价值 。
第四 ,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 世界的多元和碰撞会越来越明显 , 互联网可能会需要呼唤更多理解和沟通的渠道 。
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文章图片

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