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今天开幕 , 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是一场视觉盛宴 , 它的精彩纷呈是匠人匠心的汇聚 , 而在这一场盛宴的背后 , 其实应用了很多的航天技术 。
为了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的目标 , 几百个日日夜夜 ,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冬奥专项工程团队精心设计 , 严把质量关 , 通过智慧和双手 , 将一个个高难度创意、一张张平面图纸、一个个高尖技术转化到舞台 。
让我们来看看 , 都有哪些环节 , 亮出了火箭院的航天力量 。
文章图片
看舞台 奇幻空灵之美 造世界最大屏 超8K体验
主舞台台面全是LED屏幕 , 巨大的屏幕面积达10552平方米 , 是目前建成的世界最大的LED显示屏 , 包含超过4万块的LED模块 , 不仅能完美地呈现各种特效 , 还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来使用 , 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演出舞台空间结构 , 可变换成多面凸屏 , 延伸画面 , 增添空间感 , 打造出数字化高端演艺视效 , 是为此次开幕式量身打造的分辨率高、刷新率高的地屏展示项目 。
文章图片
航天仿真技术 让舞台表现万无一失
舞台工程系统设备完全置于平静的“冰面”下 , 舞台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 , 加入了航天系统产品研发中采用的数字化仿真软硬件设备 , 把冬奥项目与航天人熟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创造性结合 , 从而在设计阶段识别并规避重大失误 , 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文章图片
【冬奥开幕式“燃”场面上的N个航天力量】航天控制 制造冬奥奇幻场景
位于主舞台区正东侧的-10m深基坑内的是整个开闭幕式最大功率的驱动设备 , 研制团队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 ,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驱动16条链条、16条钢丝绳组成的4套同步传动单元 , 让冰立方的升降定位精度控制在±1mm 。 通过各种分系统与综合性试验 , 排除一切不可靠因素 , 做到现场表演“零失误” 。
文章图片
冰上出五环的航天科技
奥运五环标志的展示 , 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最重要的一个仪式环节 。 本届开幕式上 , 再次呈现了以科技手段辅助的文化视觉盛宴 。
银河般的瀑布从天而降凝结成冰 , 近3层楼高的冰立方在40余秒内破冰而出 , 它“肚子”里还内有乾坤 , 藏着奥运标志五环 。 绚丽的激光打在冰立方上雕刻出晶莹剔透的五环 , 在音乐烘托下五环于碎冰中徐徐升起 , 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恒星 , 将开幕式气氛推向高潮 。
文章图片
指挥通信 让开幕式井然有序
冬奥会开幕式演出涉数万人员同场演出 , 数千岗位协作 , 火箭院用航天科技 , 结合物联网、数字化演练、5G通信等技术为冬奥搭建了一个“智慧”的中枢 , 并以数字化、计算机、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 , 为冬奥运行指挥部门 , 集成搭建了一个集中的信息、协调、报告和决策中心 , 让现场指控更加高效、便捷、精准、智能 。
文章图片
航天质量 把控全场“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 , 高高矗立在舞台一侧的冰瀑与舞台上空穿梭的威压系统都完美又可靠地完成了开幕式中演出效果的展示 。 点亮全场的火炬、总台央视的精彩画面及VR、视频渲染机房等一系列工程项目 , 都是航天质量控制以及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办法的展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