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 , 玉兔二号共走出6步 , 移动了59.7米 。 休眠时 , 玉兔二号距离“神秘小屋”的直线距离仅剩30多米 。
答案 , 即将揭晓 。
一只“玉兔”映入眼帘
2021年12月27日 , 玉兔二号被唤醒后迎来第38月昼的工作 , 目标仍是继续北上 。
它又3次大步移动 , 7米、9米、10米 , 步子越跨越大 。 这样 , 玉兔二号总行程已达992.3米 。
此时 , 距离“神秘小屋”只剩下10米左右的距离 。 终于 , 玉兔二号可以揭开“神秘小屋”的神秘面纱了 。 驾驶员们立刻安排全景相机进行彩色成像 。
远在天际时像广寒宫一样高大的“神秘小屋” , 走近一看 , 竟然是个矮小的石块 。 正当大家有些失望时 , 一名驾驶员盯住放大的画面 , 捂住嘴巴惊呼:“天呐!这是……‘玉兔’!”
文章图片
玉兔二号见“玉兔”
听到他的声音 , 大家再次围了上来 , 只见石块宛如一只栩栩如生的“玉兔”映入眼帘 。 “玉兔”前面零落的石块 , 仿佛一根胡萝卜 , “玉兔”后方滚圆的石珠仿佛“玉兔”餐后的产物 。 眼前景象恰似一只正要进食的兔子 , 画面妙趣横生 , 让人忍俊不禁 。
这只乖巧的“兔子”是天外来客还是月背居民?它在此守候了多少年?当初天边“神秘小屋”的幻想是否正是它冥冥之中的召唤?这一切是缘分还是巧合?
在期待与疑问中 , 驾驶员们感叹着宇宙的奥妙 , 并迅速调整工作方案 , 在月昼下午继续往高处走 , 朝着“玉兔”高歌前进 。
2022年1月6日中午 , 驾驶员们开启了本月昼接续的任务 。 一连十几个小时的工作 , 大家不知疲倦 。
接近午夜时分 , 玉兔二号累计行程终于突破千米大关 , 达到1003.9米 。
1月26日11时26分 , 完成第38个月昼的探索 , 经过月夜休眠的玉兔二号如约醒来 , 进入工作状态 , 进入第39月昼工作期 。 玉兔二号首先对“玉兔”附近小型撞击坑进行抵近红外光谱探测 , 随后使用全景相机对“玉兔”、车辙以及着陆器等特殊位置择机进行彩色成像 。 临近月午时 , 驾驶员们控制玉兔二号 , 使用全景相机进行两个俯仰角的环拍 , 进一步感知并分析周边地形情况 。
1月29日22时前 , 忙碌的玉兔二号进入月午安全模式 。 接下来 , 它以“午休”模式 , 安然度过除夕夜 , 迎来了寅虎之年 。
期待发掘更多故事
2019年1月3日 , 嫦娥四号平稳着陆于月球背面 , 创造了人类历史 。 随后 , 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 , 玉兔二号正式展开了对月背的探索 。
3年以来 , 玉兔二号在月背持续进行着巡视探测 , 不断刷新着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纪录 。 陪伴它的嫦娥四号着陆器与“鹊桥”中继星也都坚守在各自岗位上 , 执行着探测任务 。 “月背出差三人组”配合默契 , 共同为揭开月球奥秘努力着 。
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的玉兔二号 , 如今在月面工作已超过3年时间 。 完成第39个月昼探索后 , 已进入月夜休眠 。
玉兔二号不仅在工作时长上远超工程预期 , 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着陆以来 , 玉兔二号将大量数据传回地球 , 为科学家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 成为我们了解月球的重要参考 , 也帮助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大量学术成果 。
新春佳节 , 神州大地年味十足 , 玉兔二号开启出月午设置 , 进入工作状态 , 继续开展月昼下午巡视探测工作 。
由于当前“玉兔”附近地形比较复杂 , 同时为了兼顾后续探测目标 , 驾驶员们将控制玉兔二号向南绕行 , 在合适位置择机实施全景相机拍照并启动休眠工作 。 玉兔二号预计于2月8日中午完成休眠设置 , 结束第39月昼巡视探测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