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負動物為樂趣的熊孩子,其實是家庭教育出現問題的表現( 四 )
也許有人會說 , 怎么那么矯情?我們換個位置看 , 一個這樣無惡不作的人 , 他行為的根本 , 就是因為沒有得到過來自家庭的關愛和珍視 , 更別說教育了 。 沒有人愛他 , 他當然學不會愛別人 。 當然 , 他在后來的人生經歷中也沒有自學成才如何去愛 , 如何去珍視其他生命 , 這也是他性格成因所導致的結果 。 可以預見 , 如果以后還不能實現自我救贖的話 , 他這輩子會過得很不愉快 。
雖然自己家里孩子犯錯后被找上門 , 也許會讓家長們暫時感到羞愧或生氣 , 但至少會引起他們對孩子的重視 。 只要父母和老師能約束孩子的行為 , 哪怕沒有一次性矯正過來 , 也會比任其放縱要好得多 , 至少能夠給孩子帶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概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