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行业第一之殇( 二 )


踩别人的脚印
段永平说 , 所有的高手都是敢为天下后的 。 vivo子品牌iQOO负责人冯宇飞(有消息称已经去年底离职)也说 , 大家都很熟知vivo企业文化里的“敢为天下后” 。
两年前 , 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屏下摄像头技术 , 厂商都在争首发 , 可vivo并没有急 。 iQOO的产品经理说 , 现在谁首发屏下摄像头技术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谁先把自拍做好 。
这句话是vivo产品策略的真实写照 。 因为 , 就算是子品牌iQOO也是以一种“致敬”友商的方式成立起来的 。
2019年初 , vivo创始人沈炜找到冯宇飞 , 问“要不咱们干这个品牌?”于是 , 专注线上渠道的iQOO品牌诞生了 。
彼时 , 姑且不论小米的红米 , 华为的荣耀 , 就连具有亲戚关系的一加手机(OPPO旗下独立线上品牌)也已经成立了7年 。 后来冯宇飞也承认 , vivo子品牌的策略确实比对手们迟到了 。
迟来的还有折叠屏手机 。
2021年 , 折叠屏手机热闹非凡 , 从小米的Mix Fold , 到华为的Mate X2、年底的P50 Pocket , 甚至绿厂也在刘作虎回归后发布了Find N折叠屏 , 独立一年多的荣耀今年初发布了自己的折叠屏 。
然而在大家都向折叠屏看齐的时候 , vivo折叠屏一直停留在去年初曝光的折叠屏手机专利上 , 至今没看到官方的消息 。 最近 , 有某微博博主爆料说 , vivo将推出首款折叠屏机型“vivo NEX Fold” 。 这时 , 小米的二代折叠屏MIX Fold 2已经曝光很久了 , 据说今年发布 。
同样后知后觉的还有vivo的平板 。
2021年8月 , vivo表示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平板 。 是的 , 不要以为苹果、小米、华为、荣耀都有的平板 , 成立10年的vivo就要有 , 只有在vivo觉得有必要的时候 , 它才会出来 。
顺便一提的是 , 开始是2017年 , 后来是2020年 , 一直有流言说小米要砍掉平板业务 。 尤其是小米平板4自2018年发布后 , 一直未更新 , 说是清库存 。 直到2021年 , 时隔3年 , 小米平板5出来后 , 流言才终结 。
这也不难理解 , 在苹果、华为占据国内平板电脑半壁江山的情况下 , 其它品牌要生存壮大太难 。
vivo行业第一之殇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当然对于vivo而言 , 平板只是战术 , IoT才是战略 。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在这次会上透露了vivo的“1+3+N”IoT战略 , “1”即手机 , “3”现在除了平板 , 其它的两个并没有信息 。
vivo这么做的时候 , 当然知道国内的小米2014年就开始布局物联网 , 华为已经把汽车作为另外的物联网入口 , 通过“鸿蒙+欧拉”开始自己的万物互联 。
就算是绿厂 , 2020年也开启了物联网战略 , 不同于vivo的IoT构思 , OPPO用的是“3+N+X” , 而相同的是 , OPPO的首款平板电脑也将在今年发布 。
尽管有如此多的对手 , 时间和产品上也没有优势 , 但“敢为天下后”的灵魂就是“敢” , 只是vivo要在物联网中“后中争先” , 很难 。
目前 , vivo除了手机 , 就是渠道商 , 而物联网需要的是产品 , 五花八门的产品加上信息协同 。 这对vivo来说注定是一场难有胜算的持久战 。
失去标签
1月24日 , vivo创始人沈炜 , 这个低调的连微博都没有的男人 , 平时开会都是让几个负责人发言 , 却出乎意料地把自己在vivo的新春致辞发布出来 。
他把2021年定义为vivo的“质变元年” , 而且特别强调要践行2012年“敢于追求极致 , 持续创造惊喜”的X1精神 。
2012年 , vivo X1发布 , 继承了步步高手机的音乐属性 , 拿下了当时全球最薄智能手机和全球首款Hi-Fi级别智能手机的冠军 。 作为国产手机 , 当时的售价达到了2498元 , 但却卖了百万部 , 帮助vivo完成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 。 那时 , 在智能手机正在崛起的时候 , 音乐手机、最薄的标签无疑是亮眼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