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考图像题及其解析,收藏这一篇就够了!】在物理学习中 , 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 , 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 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
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呈现出来 , 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 , 使解题过程优化 ,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因此 , 图像题是重点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以及灵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题型 。
晶体熔化图像
例 1:如图1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 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
文章图片
解析:根据固体熔化时其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 , 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
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 但要继续吸热 , 内能增加 , 在坐标系里的特征图像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段(BC段);
而非晶体却没有这样的特点 。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 , 但温度保持不变 , 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
例 2: 炎热的夏天 , 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 ,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 , 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 , 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解析:冰块是晶体 , 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 , 所以此图像应属于晶体的熔化图像;且冰的熔点是0℃ 。 由此可以判断图像应是B 。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图像
例 3: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 , 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文章图片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 只跟物质种类有关 , 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图像中横轴表示质量 , 单位是Kg , 纵轴表示体积 , 单位是m3 。
我们可以假定体积都是2×10-3m3 ,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a.b.c三种物质对应的质量分别为1Kg、2Kg、4Kg ,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a=0.5×103Kg/m3;
ρb=1.0×103Kg/m3;ρc=2.0×103Kg/m3 。
可见物质c的密度最大 , 是物质a的4倍 。
例 4 :如图4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文章图片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解析:图像中横轴表示体积 , 单位是cm3 , 纵轴表示质量 , 单位是g , 整个图像表示质量随体积的变化 。
我们可以假定体积都是500 ,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对应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 ,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甲>ρ乙>ρ丙 。
简单的运动图像
例 5 :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 , 在途经太湖路时 , 路边蹿出一只小猫 , 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 如图5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 , 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