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标准了解口罩

文章图片

疫情当前 , 全民口罩 , 成为个人卫生防护的“第一道防线” , 而现在市面上各种口罩 , 让大家摸不清有何区别 , 佩戴什么样的 , 如何选择有效的口罩变得十分重要 。 从N95、KN95到医用外科口罩 , 普通群众或许存在一些知识盲区 。 我们通过标准的知识点 , 帮助大家了解口罩的相关常识 。
口罩都有哪些标准?目前 , 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
1、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 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 , 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 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 , 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 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 , 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 。
2、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 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 , 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 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 。 该标准的4.10为推荐性 , 其余为强制性 。
3、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为医药行业标准 , 于2013年6月1日实施 。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 该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
4、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下简称口罩)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橙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 , 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 。
5、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 , 涵盖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民用防护等领域 。 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 , 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 。 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 , 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 , 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 , 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
口罩相关的各种国标、行标、团标、地标、企标及国际标准都可以通过高质通NQI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查询查看 。
【通过标准了解口罩】常见口罩有哪些?现在我们最常提到的口罩 , 包括KN95、N95、医用外科口罩等 。 首先是KN95口罩 。 根据国家标准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分类 , 口罩按照过滤元件的效率水平 , 分为KN和KP两类 。 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颗粒物 , KN类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 。 其中KN95口罩在用氯化钠颗粒物检测的情形下 , 其过滤效率应大于等于95% , 即对于0.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 。 N95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之一 。 “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 。 “95”表示暴露在规定数量的专用试验粒子下 , 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以上 。 然后是医用外科口罩 。 根据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的定义 , 医用外科口罩为“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环境中所佩戴的 , 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 , 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用外科口罩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 。 这类口罩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手术室等医疗环境 , 从外到内分为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 。 科学选择口罩专家表示 , 口罩佩戴除了提供有效防护外 , 还必须考虑到佩戴者的舒适性 , 不能带来生物危害等负面影响 。 一般来讲 , 口罩防护性能越高 , 对舒适性能的影响越大 。 人们佩戴口罩在吸气时 , 口罩对空气流动具有一定阻力作用 。 当吸气阻力过大时 , 有的人会感到头晕、胸闷等不适状况 。 不同人的行业不同、体质各异 , 因此对于口罩的密封性、防护性、舒适性、适应性等指标要求也不同 。 一些特殊人群 , 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 , 要谨慎挑选口罩类型 , 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 , 避免长时间佩戴出现缺氧头晕等意外情况 。 最后 , 不管什么类型的口罩 , 在用过后都要妥善处理 , 以免成为新的传染源 。 平时多备几只口罩 , 及时更换 , 筑牢健康防护的第一道防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