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味儿”如何找?春节假日出游消费大盘点( 二 )


月光下、锦江岸 , 三五人……和着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 游客们登船赏湖 , 畅游夜幕下的天府之国 。 科技、文化、数字技术的应用让锦江“夜经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临江而建的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在这个春节逐一亮相 , 带着市民游客们“沉浸式”感受唐宋时期成都的繁华盛景 。
成都市锦江区商务局局长付尤宏: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全沉浸交互式商业文化博物馆 , 运用多媒体互动功能 , 游客可以直接与“古人”对话 , 了解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的历史 。
春节假期 , 各地夜间消费业态推陈出新 , 夜间消费场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 全国夜间消费额实现3790.87亿元 , 同比增长27.06% , 在整体消费额占比 33.71% , 较去年同期提升2.25个百分点 , 夜间经济发展动能显现 。 分业态看 , 夜娱、夜宵、夜游、夜购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分别同比增长 19.99%、28.91%、15.87%、28.76%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春节夜间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活跃 , 从晚上6点钟到10点钟 , 我们称为黄金四小时 , 助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展夜间旅游 , 以时间来换空间 。
虎年市场旺农村消费开门红
春节假日期间 , 工业品下乡 , 农产品上行 , 农村消费市场也呈现开门红 。
在浙江湖州南浔镇的一家综合市场里 , 一套智能化家居系统吸引了前来采购的南浔镇马腰村村民罗云华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春节家里一下子多了好几样会说话、能自己工作的电器 。 如今村里也流行科技年货 , 从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到家庭影院 ,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两件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马腰村村民罗云华:村里面环境越来越好了 , 我们和父母也都搬进了新房子里面 , 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 , 可以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
工业品下乡 , 农产品上行 。 春节期间 , 江苏常熟里睦村供销新合作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 农户们正忙着采收田里的新鲜蔬菜 。 这些蔬菜经过地头清洗、包装等“预处理”后 , 接着发往里睦村曹家桥冷链配送中心 , 第二天就出现在常熟市区各大超市的货架上 。
常熟市民:蔬菜都很新鲜 , 上面都有二维码 , 食品非常有保障的 。
新鲜蔬菜、时令水果保价保供 , 两保工作的背后是中国供销新合作一套城乡联动、村企挂钩的县域商业流通模式 。 仅在江苏 , 这种联动模式就已覆盖常熟市100多个行政村 , 开设镇村小店50多个;并联合邮政、电信推出了线上微店 , 线上线下结合 , 可配送商品种类达500多种 。
江苏供销新合作负责人包乾申:这两年留常过年的人多了 , 我们超市里面的商品比往年要增加三分之一 , 农民也忙得开心有钱赚 , 市民“菜篮子”也得到了保证 。
从消费业态看 , 商品消费中 , 节能降耗、智能家电、新兴电子产品等消费逐渐崛起 , “大件换新”为农村消费注入新活力;服务消费中 , 农村消费结构由商品向多元服务转型升级 , “净菜”“定制年夜饭”“自主配餐”等预制食品成为新宠 , 乡村旅游、康养医疗、民俗主题游路线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 农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