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春节之际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影医疗”)将43台影像设备发往武汉 , 设备在火神山医院建成当天投入运行 。 据悉一般情况下设备的生产周期是12天 , 但为了支援武汉 , 联影医疗集中资源加班24小时 , 在四天之内就生产出43台设备 。
2020年1月21日到30日 , 联影医疗发往全国的影像设备累计有上百台 。
2020年9月在国务院“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 , 公司荣获“抗疫先进集体” , 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 。 同时 , 公司还向近30个国家及地区紧急驰援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专家团队 , 助力全球抗疫 。
近日 , 该公司于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 , 拟募12.14亿元人民币 , 保荐机构为中金和中信证券 。
打破高端垄断 , 员工是第二大股东
“掌握全部核心技术”、“全线自主研发”、“对标国际水准” , 这是联影医疗成立之初就立下的目标 。
经过多年研发 , 联影医疗牵头研制出首台国产3.0T高场磁共振设备 , 实现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 , 设备在产品性能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在联影医疗研发成功前 , 全球实现磁共振全部核心部件技术自主研发的企业仅2家 , 导致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高度依赖进口 。
近年 , 联影医疗等单位研制的高场强磁共振设备打破了这个局面 ,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全面掌握高端磁共振全部核心部件技术和整机制造的国家 。
目前 ,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 已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 , 目前已入驻全国近900家三甲医院 , 其MR、CT、PET/CT及PET/MR等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
公司超过1700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 超过350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 , 超过35%的人从事研发 ,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500项 。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 , 公司还以股权激励等方式实现员工共享公司发展红利 , 员工合计持有公司8.56%的股份 , 仅次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薛敏23.14%的股份 。
文章图片
来源:招股书 市场扩张迅速 , 挑战高端玩家
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带来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扩大 , 新冠疫情加速了市场的扩张 。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经突破4,400亿美元 , 中国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 其中联影医疗的MR、CT、PET/CT及PET/MR等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
文章图片
来源:招股书
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起步较晚 ,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国家对医疗产业的扶持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 , 医疗器械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 并实现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的过程 , 预计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2.2万亿元 , 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1.2% 。
医学影像设备(MR、CT、XR和MI等)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 , 也是联影医疗的主要产品和收入来源 。
报告期内 , 联影医疗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5%以上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8亿元、29.3亿元、57.0亿元及30.6亿元 , 2018年至2020年 , 净利润分别是-1.3亿元、-4804.8万元、9.4亿元、6.4亿元 , 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68.27%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