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怎么区分实热和虚热( 二 )


还比如气机不畅导致的发热,表现为: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胸胁常常是胀满疼痛的 。这种发热多跟情绪有关,关键点也是理气,而不是重在清热 。
阴虚火旺则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
对于气虚火旺多现全身燥热、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 。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 。
而对于一些因太寒导致的纯阴证的寒,体现的就是外边虚热,里面真寒,主要表现为热势不剧烈,会有烦躁,但是人不渴,不爱喝水,会怕冷,会喜欢温暖的东西,脉沉微等 。这种是万万不能清的,像仲景的附子干姜汤,就是一个典型的温阳补津液的例子 。
【上火怎么区分实热和虚热】讲了那么多,总结一句:只有实热的上火可以用到清热的药物,虚热是不对症的 。大部分人选择使用清热泻火解毒的中药或者中成药,都是将热症以实热来对待了,那就治错了 。
即使是清热,也要看看“热”在哪儿
对于实热证的上火,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清热的药物,但是因上火的部位不同,所以选择药物上也有差异 。比如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属于“上焦火”,偏于脾胃肝胆的烦热口渴、胃脘痛、胁肋部满闷不适等中间部位的属于“中焦火”,而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属于“下焦火” 。

上火怎么区分实热和虚热

文章插图
当然也有医家会按照脏腑分类,但是不管怎么分,我们需要了解的思路就是:即便是用药,那么也不是一个万能的”清火片“或者”三黄片“就能解决问题的 。还是要找准病因、病位去用药 。比如对于上焦有火的,我们常选择的多是药性走上的银花、连翘、桑叶、菊花之类;如治因中焦胃热引起的上火,则宜用黄连、石膏、麦冬、清胃散等,如果是因为胃肠积滞导致的热,则可以考虑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 。
还有些药物有特殊的功效,比如鱼腥草可以清肺上因痰郁而成的热;薄荷可以透肝气不舒的热;栀子可以清心中烦躁的热等等 。
综上,“上火”的“火”你要分清是需要清还是需要疏通还是补;用药你要分清药物主要针对的症状 。可别再一种清热药打天下了 。没有什么是万能的 。中医就是这样,中庸,教你学会“辨”,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