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听力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如何有效护耳?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户,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儿童3400万,成人4.32亿 。
为了听力健康,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需要及时规避的不良习惯?又有哪些护耳小贴士?我们有幸请到耳鼻喉科专家党华医生,和我们一起聊聊生活中如何避免听力损失及耳部疾病,享有听力健康 。
七大危害听力健康的习惯
1、掏耳不当
包括:用力过度;掏耳过于频繁;使用硬物掏耳,例如耳勺、火柴棒等 。
掏耳不当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甚至出血,如果感染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严重者可致听力下降 。

危害听力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如何有效护耳?

文章插图
2、地铁、公交上戴耳机
很多人习惯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戴耳机听音乐,因为周围环境嘈杂便会不自觉把音量调大 。而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极易造成内耳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
3、打喷嚏时捂紧口鼻
人体中有一个咽鼓管,维持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打喷嚏时捂紧口鼻,耳朵的压力会随之增大,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造成鼓膜穿孔 。细菌、病毒也更容易随气流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
4、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损伤听力,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信息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 。
危害听力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如何有效护耳?

文章插图
5、在酒吧、KTV待太久
60-70分贝的声音对人耳是比较舒适的,80-90分贝就会感觉到吵闹,神经细胞会受到破坏 。而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声音强度往往超过了80分贝,待久了会使内耳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造成听力下降 。
6、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可能会诱发突发性耳聋 。过去,中年人是突发性耳聋多发群体,但现在“突聋”正在年轻化,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能占到30%,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压力加上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 。
7、长期熬夜
临床数据显示,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大多有熬夜的经历 。
危害听力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如何有效护耳?

文章插图
实现“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从日常生活做起 。
坚持护耳的6个小习惯
1、戒掉挖耳朵的习惯
耵聍(耳屎)是耳朵的“保护膜”,可防止小虫进入耳道、防止有害菌感染外耳道皮肤 。并且,无需刻意掏,耵聍也会自动从耳内排出 。
2、遵循“60-60-60”原则
戴耳机时应当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
3、注意打喷嚏的力度
在打喷嚏时,不要用力捂住口鼻,只要低下头用纸巾在口鼻前轻轻挡一下即可 。
危害听力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如何有效护耳?

文章插图
4、远离这些场所
尽量远离酒吧、KTV等噪声场所,如果在噪声环境里有耳鸣、眩晕、耳闷或耳堵塞感,需立刻离开噪音现场 。
5、防止药物滥用
用药谨遵医嘱,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者不擅自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拉霉素、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
6、养成良好作息
劳逸结合,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较大的情绪起伏,同时加强锻炼,早起早睡,避免熬夜 。
医生建议
听力损失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的人,针对这一现象,今年爱耳日特别强调了听力筛查、听力损失后的康复与日常生活中积极沟通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这三件事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