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 京东就被曝出大量用户隐私信息泄露 , 多名用户被骗走金钱 , 总共损失数百万 。直到一年后 , 京东才公布调查结果 , 称是因为出现“内鬼” 。
所谓的“内鬼” , 是3位物流人员 , 通过物流流程 , 掌握了用户姓名、电话、地址、何时下单、所购货物等信息 , 总数据达到9313条 。
而电商平台 , 一直是数据泄漏的重灾区之一 。
2014年年初 , 支付宝被爆20G用户资料泄漏 。后经调查 , 此次泄漏是“内部作案”:支付宝前技术员工李明 , 利用职务之便 , 多次在公司后台下载用户资料 。这20G资料 , 包括用户个人的实名、手机、电子邮箱、家庭住址、消费记录等 , 相当精准 。
李明和两位同伙 , 将用户资料按条数出售 , 价格不等 , 价值较高的 , 一条可卖数十元;也有人以500元的代价 , 购买了3万条用户信息 。
这个故事中更有意思的部分是 , 购买这些数据的买家 , 都是“友商” , 比如其他电商平台 。
除了支付宝 , 早在2012年 , 1号店被曝网上商城员工与离职、外部人员内外勾结 , 90万用户资料泄露 , 价格只需500元 。
可见“内鬼”是电商信息泄漏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 , 电商平台由于自身技术漏洞 , 被黑客戳中软肋 , 盗走数据 , 也是常见现象 。
2014年 , 是电商平台安全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年 。
3月 , 当当网113位用户账户余额被盗用 。
黑客先是盗取用户登录信息 , 然后修改用户绑定手机、邮箱地址等信息 , 最后购买电子产品等贵重商品 。
当当网在舆论重压下 , 宣布给予用户补偿 。
同月 , 乌云漏洞平台曝光携程系统存技术漏洞 , 可导致用户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和银行卡用于支付的6位Bin码等重要信息泄露 。
而携程随后发布声明表示 , 确认共93人账户存安全风险 , 已通知相关用户更换信用卡 。
年底 , 中国铁路购票网站12306的6个子网站存在高危漏洞 , 致数十万条用户数据外泄 , 包括用户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敏感信息在内的数据被贩售 。12306宣布悬赏、号召网友查找漏洞 。
不论是内鬼作祟还是黑客攻击 , 无非都是利益驱动 。
03、数据之痛
地下的庞大数据产业链 , 已然形成 。
网民被泄露的信息主要分为两类: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邮箱账号和密码、网购信息、购车、购房情况、医疗信息等各类信息;
网上活动信息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 , 涵盖范围非常广泛 。
而地下的数据库 , 已可以从200多个维度了解一个人——甚至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这些泄露的数据 , 最终以各种方式 , 成为不法分子获利的工具 。
今年 , 人民日报发文称 , 有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 , 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而有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
黑产之手 , 已延伸到普通百姓生活 , 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步 。
- 情人节京东茅台有活动吗?会有什么活动?
- 京东新人券取消订单还能用吗?退款后还有效吗?
- 从零开始学淘宝数据运营01—数据营销的重要性
- 情人节京东自营买什么好?情人节京东有活动没?
- 情人节京东有活动没?有什么活动?
- 京东情人节福利在哪?京东情人节活动推荐
- 京东的省省卡建议开吗?省省卡每月多少钱?
- 新店你不得不做的数据分析
- 京东推出3C品质升级购
- 618京东品牌排行榜曝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