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雪花也温暖,在“另一个宇宙”讲述冬奥的故事( 二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巩琳萌说 , 在和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 她真切感受到 , 世界文明就是一座大花园 , 每一种文明在这座花园中绽放 。 在冬奥会筹备过程中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之中 , 希望通过冬奥会 ,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 了解中国文化 。
北京世园公园也有一个关于雪花的温暖故事 。 北京世园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赖慧武说 , 世园公园国际馆以94片雪花造型作为屋顶 , 整个国际馆就是一个由雪花包裹的温暖场所 。
2021年10月25日 , 温暖的雪花飞进了“温暖的BaoBao 一起向未来”中国青年报社书香文化月“青·文创”欢聚荟活动现场 。 朵朵雪花在宽大的屏幕上飞舞 , 中国青年网战略发展中心副主任、融媒技术工程师闫天舒走上台 , 伸出右手触摸到屏幕上一朵晶莹的雪花时 , 雪花霎时间变成了一首现代诗:“厚厚的云层凝于半空/雪在酝酿 我在仰望/西风一次次拥抱/看似热情 其实冷傲 。 ”飞舞的雪花 , 正是“每一朵雪花都温暖”征集启动阶段收到的优秀作品 。
冬奥会倒计时30天时 , “每一朵雪花都温暖”征集已经收集到许多令人惊喜的投稿作品 。 让郑见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将脸谱与雪花相结合的设计作品 , 他认为这种设计“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 也对实现雪花人格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脸谱雪花”的设计者、西南林业大学环境设计系副主任李锐告诉采访人员 , 之所以会选择脸谱这一元素 , 是因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 这次冬奥会在中国举办 , 采用中国的京剧脸谱元素 , 可以展示特别的中国魅力 。 另外 , 每一个脸谱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 有一个IP , 京剧脸谱本身就具备了不一样的性格特征 , 因此可以赋予雪花人格化的特征 。
李锐说 , 脸谱雪花只是其中一个呈现元素 , 可以选择的元素还有很多 , 比如喜欢可爱盲盒的人还可以选择萌宠风格 。 把全部属性进行选择和组合后 , 就会得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专属雪花 。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别、身高、体重、性格特质、喜好等找到自己的专属雪花 。 ”李锐说 , “雪花是我们进入冬奥的数字身份 , 因此应该带有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化特征 。 当一朵雪花在制作过程中 , 连接了一个人的爱好、情绪、感情 , 以及这个人的特征 , 那么这朵雪花和拥有它的人之间就会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 从而让人产生温暖的感受 。 而当我们把自己的专属雪花印在冬奥纪念品或者其他物品上时 , 这朵雪花也就有了我们对于冬奥的记忆 。 ”
很多征文作品也让郑见伟特别感动 。 贵州乡村教师王继琼在征文作品《爸爸的雪花被》中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在他大约三岁的时候 , 父亲过世了 。 过年时下着大雪 , 奶奶带着他去看望爸爸 , 她说爸爸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盖白色的被子 , 却没钱买 , 现在去世了每年都能盖几次雪花被 。 长大后 , 每年下雪他都想着爸爸终于盖上了白色的雪花被 , 每年他都期盼着下雪 , 期盼着爸爸能盖上他喜欢的雪花被 。
王继琼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情感都与雪花有关 。 “那个时候雪下得很大 , 奶奶喜欢用雪水来给我做饭吃 。 奶奶以前是大家闺秀 , 知书达理 , 她说古人用雪煮茶 , 她现在是用雪煮饭 。 ”
活动参与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季雨认为 , 雪花的温暖来自特定场景下特定的人 , 来自集体主义的温情 。 “雪花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 , 但是它们合起来就能组成非常美丽的雪景 。 冬奥会虽然是一个赛事 , 但是我们每个参与的人 , 每一位设计师、组织者、运动员 , 包括每一个观众 , 都是它的元素 。 大家团结协力才能够把这个赛事办得成功 。 ”季雨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