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

孔子曾经很愤懑——春秋之时,已然“礼崩乐坏”,很多西周规定的“礼制”,逐渐被人藐视且不执行了 。
他坚持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西周,继承完善了夏商的制度,是如此丰富多彩,他愿意遵从西周的制度和文化 。
所以,他以西周传世的《诗》、《书》、礼、乐教授学生 。
据说,后来的《仪礼》,是他讲授“周礼”课程的教材之一部 。传至汉代,于此基础上,形成了《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另外还有一部记录周官制度的《周礼》 。

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

文章插图
《礼记·曲礼》,记载了西周对于各等人“离世”的称谓 。其云——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
的确是等级分明,由此可窥见西周“宗法”之一斑 。
天子“离世”曰“崩” 。
郑玄《注》:“自上颠坏曰崩 。”
《白虎通》:“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 。”
“天下”,亦即“江山”,所以,天子死,便如“山崩地裂”一般,曰“崩” 。

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

文章插图
诸侯“离世”曰“薨” 。
郑玄《注》:“颠坏之声 。”
诸侯,亦称“公侯” 。
《白虎通》:“公侯者何?……《春秋传》曰:王者之后称公,其余人皆千乘,象雷震百里所润同,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也 。”
“诸侯”或“公侯”,皆为“王臣”,“象雷震百里所润同”,体现天子之雷霆雨露,死了,便“薨”然一声——“薨”是诸侯“颠坏”之象声词 。

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

文章插图
大夫“离世”曰“卒” 。
“卒”,“终也”,或曰“终于国也” 。
士“离世”曰“不禄” 。
“不禄”,就是“不得其禄”,不能再享领俸禄了 。
庶人“离世”曰“死” 。
庶人就是平民,其“离世”,没什么更多说的,只能曰“死” 。

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

文章插图
《说文》云:“死,澌也 。人所离也 。”
“澌”,为“水尽”“水枯”,“死”之读音很可能由此而来 。“人所离也”,段玉裁理解为是说“形体与魂魄相离 。故其字从歺(e)、人” 。
“歺”,许慎列为“歺部”,“凡歺之属皆从歺”,如“殆”“殡”“殄”“残”“殚”等等 。小篆关于“离世”的“卒”字,亦为“歺”部首 。
“歺”,不是“好歹”的“歹” 。
“死”,从“歺、人”,但在《说文》里,另为“一部”,“薨”在其部 。

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

文章插图
关于《礼记》之《曲礼》,郑玄在《礼记目录》中说,因其包含“吉、凶、军、宾、嘉”之“五礼”之事,“曲”为“周遍之意” 。
亦有人认为,此名,源于汉礼学家后仓在汉宫曲台“说礼”而得名 。
另外还有两三种解释,不遑多论 。
【崩、薨、卒、死 周礼关于“离世”的等级规定】无论如何,西周这种关于各等人“离世”的称谓,传用了约三千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