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地质类博物馆的作用 地质类博物馆的力量

博物馆,又称博物院,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场所 。它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永久性的非营利机构 。
2022年5月18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博物馆蕴藏着哪些力量?
博物馆可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 。地质类博物馆属于科学博物馆 。本文主要探讨地质类博物馆的作用 。
与地质类专业相似,人们可能对地质类博物馆比较陌生,也缺乏广泛的兴趣 。然而当我们真正了解地球科学的内涵时,地质博物馆的魅力将呼之欲出 。地球有着大约46亿年的历史,大约38亿年前,地球诞生了最初的生命形式 。而我们人类的文明历史,即便从猿人算起,也就几百万年的历史,相比于地球历史或者地球生命史,可谓是“瞬息之间” 。

盘点地质类博物馆的作用 地质类博物馆的力量

文章插图
地质类博物馆的恐龙化石
哲学有著名的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地球科学至少可以回答我们人类的前两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 。1859年出版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 。进化论论证了生物是由非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变异,遗传及自然选择等作用,逐渐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种类较少到种类繁多而发展 。进化论不是虚无的理论猜想,它是有“证据”支撑的 。这些“证据”就是地质历史时期埋藏保存至今的“化石”,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恐龙化石 。
盘点地质类博物馆的作用 地质类博物馆的力量

文章插图
地质年代表示意图 。左栏代表了地层由上自下年代越老,埋藏的化石时代越久远 。右栏为对应的地质年代
地质类博物馆就保存了系统的、连续的、珍贵的各式各样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 。有38亿年前的叠层石,主要由蓝藻与沉积物组成,见证了生命的早期形式;有5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时形成的各类化石,包括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化石,代表了地球生命开始兴旺的重要节点;有4亿年前泥盆纪的鱼类化石和蕨类植物化石;有3亿年前石炭纪的两栖类化石,见证了生命登陆的历史转折;有1-2亿年前的爬行动物(恐龙等)和裸子植物化石,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恐龙等生物开始称霸地球;有6500万年以来的各类哺乳动物、被子植物化石,见证了现代地球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 。
盘点地质类博物馆的作用 地质类博物馆的力量

文章插图
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生命演化阶段(注:部分年代及阶段划分尚需更新)
此外,还有固体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矿产资源标本、珍贵矿物,地球活动的各类物证(褶皱、断层等) 。
【盘点地质类博物馆的作用 地质类博物馆的力量】上述宝贵的标本,都可以在地质类博物馆中或多或少的看到 。它们是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见证,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宝贵藏品 。它们是地质类博物馆的“雄伟力量” 。这个“力量”是我们了解地球的重要依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