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二 )


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文章插图
《周礼》风格的婚礼
除了《诗经》,很多神话也能体现出“水”和“男女”之间的紧密联系,如伏羲、商契、大尧他们的母亲均受孕于水畔……一般的历史读物里只说这一现象是源于“母系社会”,即“古人不知父只知母”,但我们结合《诗经》里的“水”与“生殖”,该看得出:1、我们的祖先很可能经常在水边那啥,“性别隔离”终于结束,急不可待;2、如此,便不难理解为何中华文明有深深的“母亲河”情结 。
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文章插图
伏羲的塑像基本都会伴随水的背景
其他古老文明也有类似的情结,既能从其祖先的文学里读到,也能从其现代人的旅游指南里看到 。我国更是:远有江河淮汜,近有呼兰河、桑干河、白洋淀……《社戏》里的那条河,一头是《诗经》般的纯真、勇敢、快乐,一头潜入近代中国的精神迷楼里……小结一下,《诗经》里的“水”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生存,生产,生殖——此亦可看作人类全部艺术的来源,不断地塑造这一物种的心灵 。
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文章插图
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尼罗河
接下来,也是最后,我们梳理一下“为何《诗经》里的水那么多” 。大部分答案已经出来了,我们只是站在文学的视角对其略做一总结 。
三、《诗经》的原始之美为何《诗经》里那么多水?
首先整理一下已经露头的原因:1、作者们的“三生”都离不开水,水的存在感太强了 。这只是现实层面的原因 。2、文化上,《诗经》既包含了当时的民风民情也帮助周公他们草创礼乐制度 。鉴于《诗经》历官方、民间的多次修订而仍然保留这么多“水”,足见“水”已成中国文化的核心密码之一——其“浩浩汤汤,恒无尽崖”——冲开了传统文化的角角落落 。此亦造成我们格外注意“水” 。
文学上的原因呢?
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文章插图
洞庭湖晚景
水之为自然造物,本身广大已极,对水的书写更可包罗方方面面的事实和由此引发的情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山、海、日月星辰……若以动植物为意象,诗词所能承载的事实和情感就要窄得多,故而动植物常被用于抒发“小情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史诗类的写作或“大情感”的抒发,常常需要江河湖海作为意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文章插图
曹操雕像
《诗经》虽写的是小事,但它成文太早、写得又太纯美,往往牵出读者的“大情感”,引人思索“文明”层级的大问题 。无从知道这些作者是否刻意为之,是否早已懂得“水”和“大情感”之间的文学联动,但他们留下的文学效果就是这样的 。为何《诗经》里那么多水?因为先民做的都是大事,留下的都是大影响,动辄拓土千里,广结村落,甚而立国如林……以此付诸文学,只好以“水”这种等级的意象 。
水的意象源于什么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与水有关

文章插图
现代人感受《诗经》意境
在文学上,唯有“水”这种意象才承载得了《诗经》的“原始美”——当时的文学之人约略感到了这一点,便由着文学之神把他们带向至高的美学境界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越“文明”的诗篇,反而越少气概 。随着文明的加深,人的内向性倾向也在加深——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的工具化越来越强,逐渐地只能看到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事儿 。由此,多少明清诗家动情地赞美《诗经》——无他,气概不及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