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至死都是少年 贯穿李白的一生经历的七首诗( 二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至死都是少年 贯穿李白的一生经历的七首诗

文章插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李白起舞起来,就是要跟落日争光辉,这气势,也只有诗仙有 。
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已经四十多岁了,居然还相信自己能够在政治上成就一番事业,这也是李白特有的自信 。从这里开始,可以说,这个男人至死都是少年了 。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欣赏这种自信,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要的就是这种自信 。就像伟大的毛主席,在人生的第四十多个年头,遇到了中国革命的低谷,“长征” 。然后,他又用了将近十五年,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因此,是个男人,一定要至死都是少年 。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宝三年(744),李白遭受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他创造了《行路难》三首,抒写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其中的《行路难·其一》写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至死都是少年 贯穿李白的一生经历的七首诗

文章插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已经四十五岁了,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像本诗中写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些困难,他都不在乎,只是在呐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遇到困难他不怕,怕的是“多歧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无论如何,他始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高的帆渡过茫茫大海 。这里用了宗悫的典: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
5.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天宝十五载(756),安史叛军攻陷潼关,玄宗逃往四川 。途中下诏命李璘为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采访使,江陵郡大都督 。同年十二月,璘擅率舟师顺江东下 。途经九江时,派人征召隐居庐山的李白 。白应召参加李璘幕府 。五十多岁的李白,在永王军幕中所作组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写到: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
很难想象,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还想在政治上大展宏图,一句,“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一面再像自己的政治偶像谢安致敬,一面强调自己也要像谢安“淝水之战”那样,在谈笑之间,消灭来犯的胡人军队 。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还能写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不得不服他,这个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