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雅淡中透着淡淡忧伤 春日秦观经典词作20首( 四 )


俞陛云《宋词选释》:前写景,后写情,流利轻圆,是其制胜处 。
13.《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
乡梦断,旅魂孤 。峥嵘岁又除 。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
此词上片写寒夜梦醒,只感觉庭院深深,听到城楼门头传来阵阵边地乐曲,漫长的清夜又过去了 。反映了羁居贬所的凄凉困境 。下片就梦断写异乡飘泊的孤独幽怨 。除夕时节还没有见亲人来信,正是引发梦中相思及梦断悲苦的原因 。词尾真实地写出作者身在贬所,举目无亲,孤寂难耐的况味 。全词笔触精致,用典贴切,景语、情语、浅语、淡语,含蓄巧妙,意味深远 。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伤心!
14.《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上片写残春之景,暗寓情怀;下片以抒情为主,以行为描写来传达孤寂、落寞的情怀 。全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 。可谓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
明杨慎:(结句)不知心恨谁?(批《草堂诗余》)
15.《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
此词写作者与亦师亦友的苏轼久别重逢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反映了北宋的党祸对文人心灵上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创伤 。全词自始至终笼罩着一股凄凉悲伤的气氛,读之令人神伤 。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评此词:“亦疏落,亦沉郁 。”
16.《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

清丽雅淡中透着淡淡忧伤 春日秦观经典词作20首

文章插图
此词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 。全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 。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 。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
张炎《词源》卷下评此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 。”
17.《点绛唇·桃源》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
此词上片写词人醉中想象自己泛舟进入桃花源,醒后因身受官府羁绊而抱恨,隐寓向往仙境而天涯无路的苦境;下片择取人世间的四种凄凉景象,来影射词人黯淡、感伤的心境 。起笔寓情于景,境界清丽;接着忽而转折,情辞悲苦;过片承上深入,浑化无迹,景色惨淡;结末景语淡出,情辞凄楚 。全词委曲含蓄,耐人寻味 。
明代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正集》卷一:如画 。
18.《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 。
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 。
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上片用浓墨重彩渲染一种秋夜孤寂的氛围,突出女主人公的孤寂,下片写闺房外之夜景,进一步突出她的凄凉不堪的心情 。这首词在布局上轻重得宜,首尾衔接,词情婉曲连绵不尽之妙 。作者侧锋用笔,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尽情地渲染以达到以景传情的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