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沧浪诗词濯沧浪而隐逸 关于沧浪诗词有哪些( 三 )


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 。
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 。
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 。
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 。
“雨意挟风回”,深秋时节,秋风秋雨 。象征了诗人在南宋小朝廷所受到的各种打击,但诗人的心是平静的,就像“月色兼天静” 。虽然诗人“心与秋空一样清”,但“万象森如影”,但整个南宋小朝廷都是阴森森的,天地万物都森森然影影幢幢 。
“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不知道何处传来一声钟响,引发了内心深处诸多感慨,这钟声回荡在天地间,也似乎成为了诗人正身、正心的警钟 。
“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和“钟声”一样,“沧浪”也是有所象征,正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沧浪,诗人才能保持“心与秋空一样清”,一点都“不觉霜华冷” 。
8. 《春江独钓》,戴叔伦前面大词人辛弃疾怀念诗仙李白的时候,就说了,“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在辛弃疾眼里,李白乃性情中人,做人干干净净,根本不用沧浪之水濯足,而是“故来濯足戏沧浪” 。无独有偶,唐代诗人戴叔伦也认为自己一清二白,不用沧浪之水濯衣 。他在《春江独钓》中写到:
独钓春江上,春江引趣长 。
断烟栖草碧,流水带花香 。
心事同沙鸟,浮生寄野航 。
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

十二首沧浪诗词濯沧浪而隐逸 关于沧浪诗词有哪些

文章插图
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独钓春江上,春江引趣长”,一个人在春江上独钓,春江引起了诗人无尽的兴趣 。又是怎么引起的呢?“断烟栖草碧,流水带花香”,断断续续的烟云,栖息在碧草上;春江流水都带了花香 。
“心事同沙鸟,浮生寄野航”,诗人的心事就像沙鸥一样,毫无心机;诗人的浮生,都寄托在这样的野游里 。
还还不算,诗人进一步说了,“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我的心,本来就像荷衣一样,一尘不染,哪里用得着用沧浪之水来洗濯!
9. 《石峰下·山转江亦转》,杨万里宋代诗人杨万里,素来喜爱农村生活,在《石峰下·山转江亦转》一诗中,表达了强烈的归隐之心: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 。
风鬟照玉镜,素练萦青屏 。
我本山水客,澹无轩冕情 。
尘中悔一来,事外怀孤征 。
忽乘沧浪舟,仰高俯深清 。
餐翠腹可饱,饮渌身顿轻 。
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 。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首联就是奇语,一副曲折的万里江山图,就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本山水客,澹无轩冕情”,我的本心就是山水客,丝毫没有高官厚禄的愿望 。“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尘中悔一来,事外怀孤征”,我很后悔,我在尘世中走了一趟,工作之余每每会怀念山水之游 。
“忽乘沧浪舟,仰高俯深清”,这次忽然乘上了沧浪之舟,无论是仰望天空之高,还是俯视江水之深,都觉得神清气爽 。只觉得“餐翠腹可饱,饮渌身顿轻”,这满眼的翠绿色,让人如餐而饱;这绿水,让人饮之,顿时觉得身轻 。
“忽乘沧浪舟”,一个“忽”字,让人感觉诗人亲临沧浪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10.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梅尧臣这首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苏子美沧浪亭》,表达了诗人对苏子美隐居沧浪亭的由衷高兴之情,非常有特色,这里只节选了其中的部分诗句:
闻买沧浪水,遂作沧浪人 。
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 。
宜曰沧浪叟,老向沧浪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