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隐居”的象征 。比如,“菊花”,因“晋陶渊明独爱菊”,而成为隐士的象征;“白云”,因其漂浮不定,自由自在,而成为归隐的象征;“渔父”因为与伟大诗人屈原的对话,而成为隐逸的象征,等等 。这些象征意象中,个人以为,“沧浪”的象征意味最浓,先秦《孺子歌》说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实,沧浪之水何止是濯我缨、濯我足,它更重要的是“濯我心”,洗尽我心中的那些蝇营狗苟,功名利禄 。
1. 《道中·素心爱云水》,范仲淹大文豪范仲淹,素怀大志,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 。但他见了桐庐之山水,也不免产生了隐逸之情,可见桐庐山水之秀美 。他的组诗《出守桐庐道中十绝》中的山水之美,令人叫绝,而这首《道中·素心爱云水》,则委婉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

文章插图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素心”,是本心的意思 。我本心是爱云爱水的,这里的“云”,是自由自在的,本来就是“归隐”的象征 。而“水”,俗话说,“上善若水”,“水”当然代表了品行 。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尘缨”,语带双关,一是带了风尘的帽子,二是带了功名利禄的人心 。“沧浪无限清”,既可以濯缨,又可以濯心 。所以,诗人用了一个“笑”字,是一个宽慰的笑,是一个满意的笑 。
一句,“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跟范仲淹高尚的情操是一致的 。
2. 《渔父·扁舟沧浪叟》,岑参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对隐士心理的描写,这首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渔父·扁舟沧浪叟》可以说无出其右: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
竿头钓丝长丈余,鼓枻乘流无定居 。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隐士”的高尚,自然来自他那“清清白白”的身心,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真的隐士,无论你之前做过什么丰功伟绩,无论你是什么高官,你都不会夸夸其谈,你甚至都不会告诉别人你的姓名 。
生活也是简简单单,“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每天的活动是,“手持一竿竹”,心情舒畅,就高歌一曲,甚至是“歌竟还复歌” 。
最后一句,“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渔翁钓鱼,其乐并非钓到鱼 。就像大文豪欧阳修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钓的是那份自由自在!
3. 《沧浪峡·缨带流尘发半霜》,许浑唐末诗人许浑的这首《沧浪峡·缨带流尘发半霜》,给我们带来了诗人开始归隐的欣喜和欢乐,极具感染性:
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 。
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 。
昔日未知方外乐,暮年初信梦中忙 。
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 。

文章插图
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
归隐之前,诗人是半生憔悴,“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缨带充满了风尘,头发已经半边花白;“独寻残”,个“残”字,表达了诗人一颗破碎的心,诗人带了一个破碎的心,来到了沧浪水上 。
一到沧浪之上,立刻拔云见天,只见“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溪鸟一声啼叫,乌云散去;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万片野花,连流水都是香的 。一句,“暗云散”,何尚不是诗人心中的乌云散去 。
- 欣赏苏东坡先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7首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
- 盛唐边塞诗人水平最高的是哪8首?精品好诗和大家一起欣赏
- 襄阳十二大旅游景点推荐 襄阳旅游景点有哪些值得去的
- 十五首初秋精选诗词 经典初秋古诗词15首
- 从中国北京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坐火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10首经典秋荷诗词赏鉴 描写秋荷经典的诗句有哪些
- 九首小山词,教你如何恭维女朋友,如何搏得佳人一笑
- 关于鸡冠花的十首诗词名句 十首鸡冠花诗词赏析
- 宋代最经典的12首豪放派诗词,每一首都会让你热血沸腾
- 宋代最经典的12首婉约派词作,每一首都会触动你的心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