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9个区县的地区划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江苏省各个城市发展建设的故事,例如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等等 。今天,我们聊聊江苏省的盐城市 。盐城市属于江苏省下辖的13个地级市之一,同时也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目前,盐城市总人口600多万人,合计下辖了9个区县 。那么,盐城市9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

盐城市9个区县的地区划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聊聊江苏省的具体情况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据,江苏省的总人口达到了8400多万人 。在全国各个省份中,这样的人口基数是非常高的 。2021年,江苏省的GDP总量排名全国第2位,达到了11.6万亿,这是非常不错的水平 。从GDP总量来说,江苏省甚至超过了世界上的部分中等发达国家 。
江苏省总计下辖了13个地级市,俗称为“十三太保 。”分别是: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 。其中,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当然,苏州市、扬州市、徐州市等城市,综合实力非常强 。
盐城市属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之一,也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接近1.7万平方公里 。2021年,盐城市总人口670多万人 。2021年,盐城市的GDP总量达到了6600多亿 。从人均GDP数据来说,盐城市的经济非常均衡 。目前,盐城市下辖了3个区、1个县级市、5个县,合计有9个区县 。
分别是: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东台市、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县 。至于盐城市9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先后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调整和变迁,最终才形成了盐城市的区划框架 。

盐城市9个区县的地区划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磨合、调整,到了清朝统治中期,各省的区划框架基本形成 。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江苏省下辖了8个府、3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 。分别是: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海门厅 。当时,盐城并没有形成州府 。
当时,盐城市下辖的各个县,分别隶属于扬州府、淮安府等地管理 。请注意,在明清两朝,盐城市境内拥有众多的盐场,海盐通过扬州,运往全国各地 。因此,盐商们云集扬州,当时的扬州府非常繁华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 。江苏省经济发达,各地军阀反复争夺,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

盐城市9个区县的地区划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文章插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部队在盐城等地建立了根据地,沉重打击了周边的日本军队 。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 。当时,江苏省内组建了各个地级市和专区 。起初,盐城专区下辖了7个县,分别是:盐城县、射阳县、建阳县、阜宁县、淮安县、滨海县、 。
1950年,泰州专区的东台县、台北县,划入了盐城专区管理 。同一年,盐城专区的涟东县,划入了淮阴专区管理 。鉴于部分县的名字容易出现歧义,1951年,盐城专区的台北县改名为大丰县,建阳县改名为建湖县,盐城专区合计下辖了8个县 。1954年,盐城专区的淮安县,划入了淮阴专区管理,专区调整为下辖7个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