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意义与寓意解释 重阳节在于重视孝道及懂得感恩

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是什么?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在于重视孝道、懂得感恩 。用敬祖、尊老、敬老行为体现孝道思亲和慎终追远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易经》中将数字九称为阳数,自古就有九九归一,一元肇始的说法,可见古人极其重视九月初九,认为这一天是万象更新的开始 。农历的每年九月初九,两个九正对应两个阳,两个九重叠两个阳,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阳节 。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并通过对长辈尽孝道、感恩情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这也是传统农耕社会和农业文明极其崇尚祖先经验的一种表现 。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和老人节 。重阳节
在重阳节,人们通过祭祖、登高、敬老等活动来表达对对已逝祖辈的怀念和对长辈尽孝道、感恩情的情感 。
一方面,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宗族情感,习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当天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已逝祖辈的怀念 。在重阳节,人们也习惯去纪念祖辈 。
另一方面,重阳节敬老则是这个节日最重要的主题 。这一寓意来自古人对于长寿的美好向往,人们多在这一天表达敬老的心愿,重阳节也因此成为了敬老爱老的象征词 。为了传承这一优良传统,我国专门修订老年人有关法律,将这一天固定为老年节 。
重阳节
再一方面,登高也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民俗,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诗中提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重阳节正逢秋季,秋高气爽清凉舒适,特别适合登高望远,不但能解舒缓压力,更能起到消解心中烦闷的良好效果 。
重阳节:九九归一是重阳,步步登高人吉祥 。

重阳节的意义与寓意解释 重阳节在于重视孝道及懂得感恩

文章插图
新霜点染枫叶红,清风吹起菊花香 。
秋意渐浓,我们沉浸在祖国73周年华诞的喜悦中 。
10月4日,又迎来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
1
九九重九,天长地久
《易经》中说:“九”是阳数,也是极数 。
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 。
九不仅十分重要,还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
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就被称为重阳 。
寓意着九九归一,终成正果,是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
“九九”也谐音“久久”,蕴含着天长地久的美好祝福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重阳时节,秋风似水,秋云似画,秋叶满园 。
宜登高望远,祈福祝愿;宜孝亲敬老,感恩隽永 。
在这个“九九”佳节,祝所愿所爱皆能“天长地久” 。
2
登高望远,平安久久
东汉时的《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一位术士的故事 。
他认为九月九日,这天会有瘟气降临,应登高避灾解厄 。
从那时起,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祈求平安久久 。
而今日登高,不只为了平安,更为大好秋光,心中怡然 。
诗中写:“九月九日风色嘉,吴山盛事俗相夸 。”
重阳前后,正是秋高气爽,景色怡人之时 。
目光所及,碧空如洗,白云如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而且此时清气上扬,浊气下乘,最适合登高望远,踏赏清秋 。
不仅能活动筋骨、健身祛病,还可以畅享清气,心旷神怡 。
所以,不如约上家人,约上朋友,一起登高,把酒临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