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点
1)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模板 , 钻好螺孔 。 螺孔的位置必须设置在板带和非整体模板上 , 并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和尺寸正确 。
2)关闭一侧模板后 , 应预先磨损聚氯乙烯套管和牵引螺钉 。 PVC套管两端应设喇叭口 , 套管应放在墙体水平筋上 。 在一侧封闭模板后 , 模板应由斜撑临时支撑 , 以防止模板倾倒 。 关闭另一侧模板时 , 注意检查套筒和螺钉是否脱落 。 关闭另一侧模板后 , 及时将所有预磨损的拉力螺钉放在另一侧模板上 。
3)墙体垂直龙骨间距不大于120毫米 。
4)模板制作时 , 在模板垂直拼缝处设置一根40*90的方木固定模板 , 木方应平放 , 保证与方管厚度相同 。 在木方的每一侧设置一个竖龙骨 , 木方的竖缝设置在水平主龙骨中 , 保证主龙骨压住竖木方的接缝 。
5)在模板水平拼缝位置钉两块宽约40~ 60mm高约200~300mm的竖向多层板 , 多层板通过板带上下连接在整个模板上 , 避免内部无支撑造成自然变形造成模板错位 。
6)安装带固定角背楞和外角的水平横杆和锁时 , 为防止剪力墙端部塞板变形或混凝土浇筑时模具膨胀 , 在塞板端部设置4根立杆 , 端部锁用挂钩螺栓与墙体横杆绑扎 。
7)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螺母因振动而脱落 , 必须使用双螺母进行加固 。
8)通过旋转可调顶拉一体式伸缩斜杆的调节手柄来调节墙体的垂直度 。
施工优势施工优势
1)材料方便 , 模板、小方钢、螺栓等易于采购或加工 。
2)设置剪力墙模板时 , 螺丝孔设置在板带上或不设置在整个模板上 , 实现了整个模板无孔 , 减少了开洞后模板容易损坏的缺陷 , 提高了剪力墙的成型观感 。
3)增加了模板竖向螺孔间距 , 将传统剪力墙模板施工工艺中所需的13根水平主龙骨减少到仅7根 , 节省了方管的材料成本 , 加快了施工速度 , 节约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
4)模板拼缝处开有螺孔 , 模板组装方式自由易操作 。
5)竖向次龙骨采用小方钢代替传统方木 , 具有刚度高、损失率低、周转率高的优点 。 模板横向主龙骨采用冷轧Q235“C”型带钢代替传统的两根钢管进行加固 。 该技术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优于传统技术 , 具有利用率高、使用轻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
6)采用该技术施工的剪力墙 , 其平整度和垂直度能够满足不抹灰的要求 , 既节约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 又避免了抹灰层空鼓、开裂等常见质量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