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活力如何充分释放——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 。 科技创新搞不上去 , 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 , 就难以赢得竞争新优势 。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十大创新”之首 , 提出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 持续开展重点环节攻关 , 突破创新难题 。
加强科技研发创新 , 要围绕哪些重点环节进行攻关?怎样才能突破创新道路上的一个个难题?
持续提高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占GDP的比重 , 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 近年来 , 山东将提高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投入强度 , 列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任务 。
政府投入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 , 具有引导和放大效应 。 2019和2020年 , 我省每年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都达到了120亿元 , 是2018年的3.75倍 。 在此基础上 , 2021年又同比增长10% , 达到了132亿元 。 我省确定 , 今年再增长10% , 达到145.2亿元 , 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 。
如何在增加政府投入中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 , 省财政厅一方面将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征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财政后补助等普惠引导政策 , 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财金政策联动 , 健全财政、银行、担保、保险等多方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政策联动长效机制 , 加大科技财政股权投资实施力度 , 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破解融资瓶颈 ,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投向创新领域 。
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 离不开有效载体和平台 。 我省提出 , 要发挥好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 , 推动研发创新取得新成效 。
“创新是干未来的事情 , 没有现成路可以走 , 只有不断实践探索 。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说 ,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 , 山东产研院逐步搭建了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 , 已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达到322个 , 带动社会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 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符合山东产业发展实际、符合产业技术创新规律、有利于技术商业成功的创新发展之路 。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 高水平实验室是源头创新的主要平台和载体 , 是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按照相关规划 , 到2025年我省争取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3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左右山东省实验室、300个以内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 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1313”基础研究平台布局 。
截至目前 , 全省建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1个 , 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 , 省实验室6个 , 省重点实验室260个 。 “我们将重点抓好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 , 并争取有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山东布局 。 同时 , 进一步指导有关市围绕生物制药、医用材料与高端器械、功能材料与绿色化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科技资源 , 做好省实验室工作筹建工作 , 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 尽快完成省实验室建设布局 。 ”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说 。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唱“主角”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 在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看来 ,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 最灵活、最高效、最可持续 。 “企业始终身居市场竞争一线 。 歌尔深耕声学、光学、微电子等前沿技术 , 诸多细分领域能做到世界第一 , 很大原因是对市场需求的灵敏洞悉 。 ”
让企业在科研创新中站稳“C位”、唱好“主角” , 必须为企业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 。 近年来 , 山东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 , 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 推动一系列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 科技创新氛围愈发浓厚 。 最直观的表现 , 就是科技型企业队伍群体的持续壮大:2021年 , 全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2.89万家 , 是2019年的2.9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 , 是2019年的1.8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