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大师教你挑选浮漂,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浮漂,是台钓和传统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钩饵在水底的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水面上的漂目反馈,我们一般对好浮漂的定义:做工好、同心度高、讯号清晰,但是市面上浮漂的价格高低不等,一线品牌浮漂单只300多往上走很正常,但是某宝上19.9一套还包邮,为啥同样都是浮漂,价位差异那么大呢?

文章插图
台钓从台湾进入大陆之后,立式浮漂也传入了大陆,发展到了现在,基本上大多数浮漂产能都在湖南临湘地区,从材质上,浮漂现在有巴尔衫木、纳米、芦苇、孔雀羽,从目标鱼种分,有鲫鱼漂、鲤鱼漂、黑坑漂、混养漂、大物漂;分法越来越细,价位也是高低各有不同,从2元一支到几百元一支是很常见的事情,那么,什么样的浮漂才是适合我们的浮漂呢?

文章插图
挑选一款浮漂,首先要看的不是品牌,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明确几个事实,就是所有的浮漂全是手工制作的,在目前的工艺而言,浮漂制作的32道程序里,只有上漆、打光这两个流程可以机器操作,所以有些一线大厂所谓的纯手工制作这个噱头纯属扯谈;其次,同材质的浮漂,300元的和3元的浮漂,成本上是基本上没啥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品控的残次率,顺便说一下,渔具整体行业都是没有国家规定保修政策的,不管是鱼竿、鱼线、浮漂、鱼钩,至少我接触钓鱼这么多年,渔具的全系列基本上都没有保修这个说法,就这样这个行业居然还没有倒闭,在注重消费品质的今天,只能说我们中国的钓鱼人养活了一大批渔具厂,真心是个奇迹。

文章插图
言归正传,浮漂的生产工艺基本上都差不多,一线大厂基本上多了一道溯源,其他的流程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大厂的浮漂贵,一个是品牌溢价,大约要占到零售价的30%左右,另一个则是品控,行业内基本上都知道的一个不公开的秘密就是,越大牌的品牌浮漂,残次率越高,比如一个批次生产5000支浮漂,可能二线品牌要求残次率能达到10%就可以,三线则要求能达到20%就足够,小厂基本上没有残次率这个说法,品相不行的,有瑕疵的,比较明显的挑选出来在渔具展的时候1元一支批发就足够处理了;而一线品牌的浮漂残次率要达到50%左右,基本上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管怎样,浮漂进渔具店后,对渔具店而言,一线品牌浮漂毛利润大约在35%,加上年终返利大约能达到50%,二线品牌浮漂毛利大约能达到45%,加上年终返利大约在60%,二线以下的浮漂,巴尔衫木漂的进价大约在1.5~3元左右,纳米浮漂的进价大约在4~8元,芦苇漂的进价大约在12~20元左右,基本上利润大约在300%~600%左右,对渔具店而言,正儿八经一线品牌利润是不咋样的,因为价格高,一年可能也卖不出去几十制,但是店内5元~20元这个价位的浮漂,基本上每天都能卖出去10几支甚至几十支,别看零售5元一支,进价也就是0.6~1元一支,所以多的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插图
说完了浮漂的成本,那么低价位到底有没有好浮漂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用心挑选,即使3元一支的浮漂也是能挑的好浮漂的。挑选浮漂,一看型,就是看浮漂的造型,是否流畅,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一般小厂不愿意舍得设备投入和人工投入,所以不愿意在漂模上多花钱,都是在市面上捡二手的来,结果就是漂型不流畅,整体虽然没有歪瓜裂枣的样子,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最常见的就是所有不对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