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下辖乡镇一览 山西省文水县属于哪个市

文水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地处吕梁市东部,介于北纬37°15”~37°35’9”,东经111°29’47”~112°19′15”之间,总面积1068.57平方千米,属温带季风气候 。
文水县(141121),吕梁市辖县 。位于山西省中部,东靠汾河 。因县境有文谷水故名 。面积1068.57平方千米,人口37.26万(2020年) 。
辖7个镇、5个乡:凤城镇、开栅镇、南庄镇、南安镇、刘胡兰镇、下曲镇、孝义镇、南武乡、西城乡、北张乡、马西乡、西槽头乡 。驻凤城镇西大街 。
历史沿革:大陵邑[治武陵村北大陵庄](前376,战国赵)-大陵县(前221)-大宁县(9)-大陵县(25)-受阳县[西寿阳县](448)-文水县(590)-武兴县(690)-文水县(704)-撤销文水县,并入汾阳县(1958)-恢复文水县(1959)
隶属变化:太原郡(秦)-汾州(620)-并州(623)-汾州(624)-太原郡(627)-太原府(723)-汾州府(1595)-冀宁道(1914)-山西省(1927)-汾阳专区(1949)-榆次专区(1951)-晋中专区(1958)-晋中地区(1970)-吕梁地区(1971)-吕梁市(2003)
驻地变化:旧城庄(448)-章多里之南(约1098)-城关镇-凤城镇(2001,合并)
地处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脉东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县境西部为吕梁山区,地势高峻,海拔在1700~2100米之间,大西沟岭山最高,海拔2169米;最低海拔739米 。中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全县粮、棉主要产区 。汾河及其支流文峪河、磁窑河等穿流县境 。矿藏有煤、铁、石灰石等 。景点、纪念地有则天庙、刘胡兰烈士陵园等 。
吕梁5县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 。吕梁市西部沿黄河3县,兴县、临县和柳林都是吕梁山区河谷中的长条城市 。柳林县与市区离石区共同位于三川河(南川河、北川河、大小东川)流域,县城柳林镇在三川河的河谷中绵延10公里,海拔790米 。临县主要位于黄河的支流湫水河流域,县城临泉镇位于秋水河畔,海拔约970米 。兴县位于黄河的支流蔚汾河流域,县城蔚汾镇从奥家湾乡延伸到蔡家崖乡,海拔约1000米 。东部的交城县和文水县,位于吕梁山区与晋中盆地的平原交界处,前者山区为主,后者平原近半 。

文水县下辖乡镇一览 山西省文水县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2.文水等5县基本情况
1.2面积与人口 。文水县和柳林县面积较小,1000余平方公里 。兴县和临县面积较大,约3000平方公里 。交城县居中,接近2000平方公里 。临县人口和乡镇数量最多,达到66万和23个乡镇 。交城县人口和乡镇都是最少,合计23万人和8个乡镇(加上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表2偏旧) 。面积小的文水县和柳林县各有45和35万人 。兴县接近30万人 。人口密度的排序为文水县350人每平方公里最密集,然后是柳林县224、临县133、交城县124,兴县只有60人每平方公里,对应人均土地面积是16亩 。
1.3人口结构 。将上面的户籍人口与第七次人口普查(简称七普)的常住人口相比较,5县的人口都有减少 。交城县只外流了3%,可以忽略 。该县从10年前的“六普”以来,常住人口只减少了2%,在吕梁13个县市区中排第三 。文水县和柳林县户籍人口外流了17%左右,常住人口分别在37和29万,比“六普”减少了约11% 。兴县和临县户籍人口外流了35%以上,常住人口分别在18和40万,相比“六普”都减少了约33% 。
文水县下辖乡镇一览 山西省文水县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3.文水等5县教育卫生
文水、交城和柳林的中小学生占人口比例在11%以上,以交城最高,占到13.4% 。兴县和临县的相应指标在10%以下,以临县最低,只有7.8%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