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风水宝地 万山图风水宝地( 四 )


释迦牟尼,真有其人 。根据专家们多少年来的推断,他当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世寿80岁;他29岁出家,僧腊为51 。他小于我国历史上的老子,比孔子大14岁 。他们是东方世界同一时代的三位圣人 。释迦牟尼,实际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净饭王的太子,母名摩耶夫人 。佛经上说他于农历四月八日生于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时,刚一落地就绕树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
天上天下,
唯我为尊 。
三界皆苦,
吾当安之 。
释迦牟尼出生七天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逝世 。他由姨母抚养成人 。他天资聪颖,文武双全,无与伦比 。长大后,娶妻,生子名叫罗喉罗 。他拥有三座豪华宫殿、美女上千人,整天吃喝玩乐,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到后来他了解了民间的疾苦和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现象,引起了内心强烈的不安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毅然放弃了继承王位的打算,在他29岁那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夜半时分,私出王宫,开始了修行学道的艰苦生涯 。为寻求普渡众生之术,他先后到过好几个国家,曾在一个村庄的苦竹林中,中止呼吸,断水绝食,折磨肉体,减弱气力,以求精神自由之目的 。但六年的苦行并未使他成功 。之后,他在尼连禅河中洗浴,又开始了新的追求 。此时,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五位侍者也都离去 。而他却始终坐于毕钵罗树(菩提树)下,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维解脱之道 。经过49天的潜心观想,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八日拂晓时分,豁然大悟,妙契宇宙人生真谛,得到了无上真正之道,成了佛陀,时年35岁 。后经45年的讲经说法,为后世留下了独树一帜的佛教文化 。45年的化导渡人,创立了经久不衰的佛教僧团 。他的思想对印度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知道了释迦牟尼的一点身世之后,大家才会明白为什么每座寺院中都以大雄宝殿作为主殿,而大雄宝殿内所塑之佛像又必以释迦牟尼佛居中 。在释迦牟尼佛的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 。他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延年益寿,因此他又被称为消灾延寿药师佛 。你看他结踟跌坐于莲台上,左手持药钵,右手执药丸,时刻在为遭灾染病的人消除灾病之苦呢 。在释迦牟尼的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据《阿弥陀经》讲,生在这个世界里的人没有种种苦恼,只有种种快乐,所以叫做极乐世界 。有这样的地方令谁都向往,于是便引得信佛的人张口闭口都念阿弥陀佛 。经书上讲,只要你虔诚地口念“阿弥陀佛”名号,在进入心无杂念、一心向佛的境界时,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 。这三尊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合称横三世佛 。“横”在这里表示的是一种空间概念 。若从时间概念上讲,那还有竖三世佛,即燃灯佛(过去佛)、释迦牟尼佛(现在佛)、弥勒佛(未来佛) 。无论从空间上说,还是从时间上讲,都少不了释迦牟尼佛 。由此可见,两千多年来,在佛教界,他依然是最受人景仰的一位佛陀 。
这三尊横三世佛,高均为3米,显得异常魁伟 。在释迦牟尼佛的前侧,还站着两尊塑像,左为摩阿迦叶,年纪稍大一点;右为阿难陀,显得十分年轻 。
摩阿迦叶,简称迦叶;阿难陀简称阿难 。这也是两位真人 。释迦牟尼在竹林精舍说法,迦叶前往皈依,成了佛陀生前最喜爱的弟子之一 。他善于修持“头陀行”,故有“头陀第一”之称 。释迦牟尼圆寂后,迦叶被推于佛教领袖的地位 。迎叶圆寂后,阿难取得了佛教领袖的地位 。他是释迦牟尼叔父斛放王的儿子,是释迦牟尼的堂弟 。他随堂兄出家,并忠心耿耿地相随了25年,深得佛陀的真传 。他知识渊博,善于记忆,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被认为是“多闻第一” 。传说,阿难因学识渊博而声名远播,当他离开摩揭陀国前往吠舍离国时,在两国界河——恒河畔,双方国王都派兵来接他,想让他留在各自的国家,一时间剑拔弩张,争持不下 。阿难见状,为免两国因他而发生战争,当即在船上自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