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船业将在造船海洋领域加快开发3D打印技术 , 进一步提高造船产业竞争力 。 2月8日 , 韩国蔚山信息产业振兴院(UIPA)、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KITECH)、韩国3D打印融合技术协会、韩国船级社(KR)、现代重工、Hankook Steel co.,LTD等11家相关机构和企业齐聚在韩国造船重镇——蔚山市3D打印风险聚集知识产业中心 , 签订了“造船海洋领域3D打印事业开发业务协议” 。
2022年航运和造船数字化创新应用上海国际论坛将于3月16日举办
2022年第九届上交会将增加开设海洋装备和氢氨专题会展活动
继中文版后 , 2022年全英文版中国造船和海洋装备厂分布图在元月成功发布
文章图片
根据协议 , 相关机构与企业计划在造船海洋领域与3D打印产业融合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 实现技术革新 , 进一步加强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
签约各方决定就优先推进以下共同研究开发事业达成了协议 。
一是研究机构先行推进3D打印船舶模型制造事业 。 用3D打印技术制作在建造船舶之前事先制作的缩小模型(Modelship) , 并计划以今年6月实现商用化为目标 , 加快技术开发步伐 。 船舶模型的成品将交付给现代重工 , 相关技术的商业化有望扩大 。
二是将推进造船海洋领域3D打印铸造品实证事业 。 为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结构复杂、形状特殊的船舶设备及零部件 , Hankook Steel co.,LTD将投资50亿韩元(约合420万美元) , 以2023年6月实现商业化为目标 , 进行约1年零6个月的实证事业 。 如果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扩大船用零部件生产种类 , 提升技术力 , 将对提高韩国造船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 。
三是计划实施船用“3D打印机”以及3D打印船用零部件的开发事业 。 在船舶航行时 , 为了应对意想不到的故障 , 必须在船上搭载大量的备用零件 。 船用“3D打印机”可以生产船用零部件 , 在航行中进行修理维护时需要更换主要零部件时 , 可以在船上立即制造零部件进行更换 。 从而改善搭载备用零部件带来的运输量减少等弊端 。 该事业以2025年完成开发为目标 , 3年内将投入30亿韩元(约合250万美元) 。
蔚山市作为韩国造船业“重镇” , 拥有现代重工蔚山造船厂、现代尾浦造船等大型造船企业 , 被称为“现代城” 。 同时在附近还聚集了众多中小船舶配套企业 , 形成了造船海工产业集群 。 蔚山市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通过3D打印技术与造船海洋领域的融合 , 同时实现造船业等主力产业的提升和3D打印新产业的培育 。 为了造船海洋产业和3D打印产业共同成长 , 政府将不吝提供相关支援 。 ”
2019年8月 , 蔚山市发布了打造“2030世界最强造船产业城市”的规划 。 该规划包括构建造船与海工尖端革新谷(valley)、引领新一代船舶研发、打造造船海洋信息特色城市、搭建造船海洋全球合作网络等战略 。 早在2015年7月 , 现代重工就宣布在蔚山设立蔚山创造经济革新中心 。 该中心将被用来提升现代重工的技术力量 , 并作为一个枢纽 , 孵化3D打印等相关初创企业 。 现代重工希望通过3D打印多种船用零部件 , 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时间和成本 , 以推动造船业和3D打印产业的共同进步 。
2021年12月 , 蔚山市发布“2030蔚山3D打印发展蓝图” , 由三大战略、6个核心课题、23个实践课题等组成 。 三大战略是构筑3D打印革新成长基础、确保核心技术优秀性、培养专门企业及人才等 。 6个核心课题是构建3D打印集群、构建技术支援协作平台、开发各产业核心技术、周边技术优秀性、支援企业培养、培养专业人才等 。 主要实践课题包括构建以3D打印融合技术中心为中心的协作基础 , 开发汽车、造船、能源等10项核心技术 , 举办宣传技术优秀性的展示会和竞赛大会 , 开发3D打印特区 , 建立人力培养中心等 , 目标是建成“引领制造革新的韩国国内最大3D打印产业中心城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