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人称“一脚踏三省”、“湘楚西南门户” 。2016年,花垣县下辖3乡9镇 。总面积1109平方公里 。花垣锰矿探明储量居湖南省之最,中国第二;铅锌矿探明储量居湖南省第二、中国第三,有“东方锰都”、“有色金属之乡”美誉 。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东与吉首市接壤,南与凤凰县交界,北与保靖县相邻,西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邻 。据【清】同治《永绥直隶厅志·地理门·建置》记载,县境秦属黔中郡,前汉属武陵郡,后汉为五溪地,晋属武陵郡,宋齐属郢州,梁属武州,陈属沅陵郡,隋属辰州,唐为溪州地,宋属奖锦地,元为六里苗地 。在今吉卫镇境内的老卫城(吉多坪),先后有明朝设置崇山卫,崇山千户所,隶湖广土司 。
花垣县县级建制始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置镇溪军民千户所,分镇溪崇山124寨为十里,自高岩河分界,下四里为今吉首地,上六里为今花垣县域,旧称“六里苗地”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六里同知,雍正十年改六里为永绥厅,治吉卫吉多坪,“永绥”之名由此始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升永绥厅为直隶厅 。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厅治迁花垣(今县城) 。民国元年(1912年),改直隶厅为行政厅 。次年,改永绥厅为永绥县,属辰沅道 。民国24年(1935年)属湘西绥靖处 。民国25年(1936年)属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和平解放,同时成立县人民政府,治花垣,属沅陵专区,1952年改属湘西苗族自治区 。1953年9月,永绥县改名花垣县,辖地、治所不变,花垣县名由此始 。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花垣县是个苗族人口占70%以上的苗族聚居县,它的前身是永绥县 。“永绥”二字是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派兵征服了六里350寨苗民后,于崇山卫故地吉多坪(今吉卫镇)设副将一员,赐名“永绥协”而来 。同时,设六里同知主管民事,雍正十年改六里同知为永绥同知,是为花垣县之雏形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永绥同知升为直隶厅同知,并于花垣寨境添设总兵一员,统辖永、保军务,赐名绥靖镇 。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永绥厅治从吉多坪移至竣工不久的新花园城,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知事公署为县政府,知事改为县长 。
不论是清王朝赐名的“永绥协”“绥靖镇”,还是城区的“绥吉书院”“绥阳书院”“绥安桥”,都离不开那个“绥”字 。这是封建王朝妄图用“安抚”“永绥”“绥靖”一类字眼来掩盖其镇压苗民的残暴统治 。但是,压迫越重,反抗越烈,不论最后是什么结局,永绥苗民一直反抗不息 。近200余年间,起事于永绥苗地的较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就有三次: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十年(公元1795年~公元1805年)暴发的以“逐客民,复故地”为口号的乾嘉苗民起义;1936~1938年永绥苗民吴恒良、梁明元等领导的革屯抗日运动;1941年永绥盐井苗寨苗民麻老泮、麻老魁等领导的“布将帅(跳仙会)”运动 。
1949年11月,永绥县解放,1952年实行了湘西民族区域自治,永绥县属湘西苗族自治区管辖,从此,永绥苗疆走上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安定、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回顾得名“永绥”以后的那几百年带血的历史,必然使各界人士要倡议废除“永绥”之名 。1953年经上级政府批准,以镇名为县名改永绥县为花垣县,成为湘西州唯一的一个县、镇共名的县 。
- 云阳县下辖乡镇一览 重庆市云阳县属于哪个市
- 天门市下辖乡镇一览 湖北省天门市属于哪个市
- 三水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广东省三水区属于哪个市
- 罗布麻雪菊茶
- 什么树是风水树 什么树属于风水树
- 涪陵区属于哪个市?涪陵区下辖14个镇介绍
- 湖北罗田县属于哪个市?罗田县下辖乡镇一览
- 江山市属于浙江哪个市?江山市11个镇介绍
- 湖北省蕲春县属于哪个市?蕲春县下辖13个镇介绍
- 丰城市下辖20个镇一览 江西省丰城市属于哪个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