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那些小美好,你也该知道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那些小美好,你也该知道


文章图片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那些小美好,你也该知道


文章图片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那些小美好,你也该知道


文章图片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那些小美好,你也该知道


文章图片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那些小美好,你也该知道


古人把夜晚称为“宵” , 正月是农历中的元月 , 正月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十五 , 所以 , 正月十五就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 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 , 形成过程相当漫长 。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 , 是元宵节的传统民俗活动 , 热烈而喜庆 。 于2008年 , 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元宵节吃元宵和汤圆 , 是传统食俗 。 早在宋代 , 民间就出现了元宵的前身:浮圆子 , 但当时 , 元宵主要用来祭祀 。 到了宋朝 , 炸元宵成为节日美食 , 据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 , 上元油锤” , 这里的“油锤”即为炸元宵 。 到了清朝 , 御膳房制作的八宝元宵 , 成为民间口口相传的美味 , 名闻朝野 , 也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一饱口福 。

元宵和汤圆的做法迥然不同 , 所以 , 口感也有较大区别 。 元宵是“摇”出来的:把馅料放进糯米粉中 , 通过摇动 , 馅料被厚厚一层糯米粉包裹 , 元宵即成 , 个头可大可小;汤圆是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 , 把馅料包裹进去而成 。 所以 , 口感上 , 元宵较为粗糙 , 汤圆非常细腻 。

元宵和汤圆虽然有明显的区别 , 但它们都是取“团圆美好”之意 , 在寓意上 , 没有丝毫区别 。 而且在吃法上 , 皆是可煮可炸 。 过去 , 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做元宵或汤圆 , 如今 , 手做元宵和汤圆越来越少 , 超市里的汤圆琳琅满目 , 人们的选择性很多 。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 , 还有许多小美好 , 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下 。
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 , 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 , 它始于西汉 , 兴盛于隋唐 。 《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 , 万国来朝 , 留至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 , 绵亘八里 , 列戏为戏场” ,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 , 至晦而罢” 。 而唐朝的元宵节就越加热闹 , 唐朝国力空前强大 ,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十分兴盛 。 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 , 盛饰灯影之会 , 金吾弛禁 , 特许夜行 。 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 , 无不夜游 。 ”

古时的灯笼与神有关 , 所以 , 灯笼也被赋予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意义 。 直到今天 , 元宵节赏花灯仍然是习俗之一 。
猜灯谜
猜灯谜与赏花灯一样 , 都是自古流传的元宵节传统习俗 。 元宵节人们挂起彩灯 , 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小纸条上 , 并粘贴于灯笼之上供游人猜 , 这与节日氛围相当合拍 , 而且响应者众多 , 所以 , 猜灯谜就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 它也是我国独有的特色节日文娱活动 。
放烟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 , 表面上写的是风、树、星 , 实则写的是元宵节灿烂的烟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