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秋冬季节总有静电?如何科学地消除静电?
一到冬天,你可能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你用手轻轻触摸门把手时,突然啪的一声,你感受到了电击带来的刺痛感。而这电你的罪魁祸首就是静电。那么静电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大部分在秋冬季节才有静电?我们又该如何摆脱烦人的静电?这几个问题将在这里一一解答。

文章插图
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静电顾名思义,就是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并且这些电荷的分布并不平衡。换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正负电荷不相等,导致物体整体带电。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带负电的电子形成,通常情况下,正负电荷是相等的,所以整个物体是不带电的。但我们在生活中的某些行为会打破这种平衡,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摩擦。
【为什么一到秋冬季节总有静电?如何科学地消除静电?】

文章插图
摩擦起电这个现象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摩擦为什么就会起电呢?
摩擦起电首先需要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物体之间,由于不同的材料中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所以就会导致原子中的电子逸出功不一样,逸出功越大,电子逸出所需要的能量就更大,换句话来说,就是电子更不容易跑掉。当两个物体在进行摩擦做功时,对电子束缚能力小(也就是逸出功小)的原子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另一个物体俘获了电子也就带上了负电。

文章插图
并且这两种物体必须得是绝缘性比较好的物体,否则即使积累的电荷也会很快释放出去,从而不带电。带了静电的物体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会吸附一些轻小的物体,同时由于同一个物体中带的是同一种电荷,它们之间会因为相互排斥从而导致体积膨胀,比如冬天你在梳头时,就很容易越梳越乱,俗称“炸毛”。

文章插图
而平时我们会经常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身体上的衣物与衣物之间会不断地发生摩擦,而在这摩擦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积累电荷,而内层衣服中积累的电荷会传导至我们的身体,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带上静电。
当静电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时,则会与周边物体形成一定的电势差,这个电势差一般可达到几千伏,当我们的身体在靠近导体时,这个电压会直接将我们与导体之间的空气击穿,从而产生一道电流,击穿的电流导致空气振动于是我们听见了“啪”的一声。

文章插图
虽然说静电的电压可以达到上千伏,但由于释放时间非常短,所以一般对身体并不会有什么伤害。
既然静电是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那又为什么基本上只在秋冬季节才有呢?
为什么秋冬季节静电比较多?
摩擦时时刻刻都在进行,静电也在时时刻刻的产生,但秋冬相比于其它季节除了温度较低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空气会更干燥。而干燥的空气为静电的积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的饱和蒸气压越高,那么水在空气中的含量就越多,而冬天由于温度较低,空气中水分就会较少(这也是为什么在冬天皮肤容易干燥脱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